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医院文化> 健康课堂> 正文

【科普】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这些事儿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5-08-25 浏览次数:

一口母乳,蕴藏千种活性物质;一份坚持,筑牢终生健康基石。8月1日至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主题是“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

本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和大家聊聊:母乳喂养那些事儿。

母乳喂养,给宝宝的“第一份健康大礼”

营养丰富: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适合婴儿消化吸收,最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增加免疫力:母乳中富含多种免疫物质,像天然的“疫苗”一样帮宝宝抵御疾病。

助力智力与视力:母乳中的脂肪不仅是婴儿热量的主要来源,进入婴儿体内还消化分解为DHA,为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发育 “加油”。

促进消化系统健康:母乳中的酶和益生菌能够促进婴儿的消化吸收,帮助宝宝形成健康的肠道菌群。

长远健康保障:坚持母乳喂养可降低宝宝未来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妈妈也能收获这些“健康红利”

加速产后康复:哺乳时刺激子宫收缩,助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

降低癌症风险: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能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几率。

增进母子感情:亲密的哺乳互动是母子心灵连接的“纽带”。

轻松恢复身材:调节产后代谢,帮助妈妈更顺利地回归孕前体重。

缓解产后情绪:母乳喂养促进催产素释放,减轻焦虑,降低产后抑郁风险。

中医助力母乳喂养:这些方法超实用

中药调补: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后,开具中药方剂促进乳汁分泌。

针灸治疗:常选用膻中、乳根、少泽、天宗、合谷等穴位,疏通乳腺。

推拿按摩:

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拇指指腹打圈按压,每次3-5分钟,理气宽胸、调节乳汁分泌。

乳根穴(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食指、中指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推,配合点按,每次5分钟,可缓解乳房胀痛、促进乳汁排出。

少泽穴(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被称为“通乳奇穴”。用指甲轻轻掐按(以微痛为度),每次1-2分钟,能快速刺激乳汁分泌。

避开这些误区,母乳喂养更顺利

误区1:产后前几天没有奶或奶少,需要加奶粉?

正解:刚分娩后,妈妈分泌的是极其珍贵的初乳。初乳量少但浓度高,富含抗体、免疫因子和营养素,完全能满足新生儿小小的胃容量。频繁有效地吸吮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关键。过早添加奶粉会减少宝宝吸吮乳房的频率,反而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误区2:宝宝一哭就是没吃饱、奶不够?

正解:宝宝哭闹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尿布湿了、困了、热了、冷了、肠胀气、需要安抚等,饥饿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应通过观察宝宝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情况、精神状态及哺乳时长和间隔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误区3:妈妈多喝油腻“下奶汤”才能奶多?

正解:乳汁分泌主要靠频繁吸吮和充足的水分摄入。均衡营养的饮食比单一的大量油腻汤水更重要。过于油腻的汤水反而可能增加妈妈乳腺管堵塞的风险,并导致妈妈体重增加过多。多喝温水、清淡的汤水(如蔬菜汤、鱼汤撇去浮油)即可。


误区4:六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正解:母乳的营养成分是动态变化的,始终为宝宝提供最适合其年龄的营养。六个月后,宝宝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大大增加,需要添加辅食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和免疫保护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

医生的“母乳喂养建议”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产后半小时内就让宝宝和妈妈亲密接触。

按需喂养,宝宝饿了就喂,不必拘泥于“几小时喂一次”的刻板时间表。

掌握正确衔乳姿势,让宝宝含住乳晕而非仅乳头,避免妈妈乳头疼痛。

妈妈要保证维生素和蛋白质摄入,饮食均衡不挑食,为乳汁质量“加分”。

母乳是大自然的甜蜜馈赠,为爱而生,为宝贝护航,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温暖的喂养方式,助力每个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科室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成立于1956年,科室设有妇产科门诊、妇科病房、产科病房,诊治涵盖生殖障碍性疾病、妇科肿瘤、复发性流产、妇科痛证、女性盆底相关疾病等,现已形成“孕前调理-中西助孕-孕后安胎-安全分娩-产后康复”的闭环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