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一五四期
杏林之声
第 十 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邮编 110032) 2007年10月24日
目录
[综合新闻]
我院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督导工作顺利结束
我院喜获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我院召开“继承、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专家座谈会
[短新闻]
[行风建设]
我院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学习之窗]
更新观念、共创和谐——药剂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
检验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
[临床报道]
我院脑外科成功抢救1名大面积脑干出血患者
[副刊]
金秋絮语
医生的一句话让我们燃起了希望——一位患者家属的就医感言
[综合新闻]
我院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督导工作顺利结束
2007年9月26日,以曹丽华处长为组长的8名专家组一行来我院检查督导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专家组一行来到我院后,首先听取了我院的工作汇报。汇报会上,曹丽华处长做了简短发言,说明了此次检查的目的与程序,介绍了专家组的各位专家。杨关林院长致欢迎词,指出医院管理年督导活动对于全国卫生医疗系统非常重要,希望这次督导活动对我院各项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希望这次督导活动把我们辽宁省的各家中医院紧密团结在一起,借着全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大好形势,真正把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常务副院长于世家做了主题为“依托‘三名’战略,发挥中医特色,丰富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2007年医院工作汇报。
在实地检查中,专家组先后对我院的领导水平、人员配置、人员素质、继续教育、科室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服务水平、专科建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诊疗规范、诊疗水平、临床药学等方面进行了督导检查。下午,专家组对检查情况向我院作了集体反馈,院领导与各行政处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参加反馈会。
在反馈会中,专家组每位专家分别对检查情况进行反馈。专家组对我院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各项要求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高度评价了我院在医、教、研各中医药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专家组指出,我院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全员职工对此次检查活动非常重视,并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医院汇报内容简捷有序、耳目一新;医院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并得到进一步落实;我院“治未病”理念先进,走在国家卫生系统前列;我院中医特色突出,中医诊疗技术项目109种,院内制剂107种,非药物中医药技术治疗占13%,中医处方比例达标;院内培训取得显著成绩;我院中医文化氛围较浓,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研理念先进,围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中医药标准化、量化及疗效评价体系、重大疑难疾病”等方向选题,紧跟国家中医药课题思路,创新意识强,硕果累累;重点专科特色突出,专业面广,层次高,质量好;临床科室诊疗规范完善,多数科室不断总结、优化诊疗规范,并在医疗实践中落实实施;护理队伍总体素质高,整体化护理与中医特色护理规范,内容丰富,技术熟练,护理病志中辩证施护较好,健康教育全面;急诊科管理规范、有序。特别对我院部分科室提出了表扬,如急诊中心,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抽查的急诊中心护士对心肺复苏、呼吸机操作的理论与技能掌握良好,高热、痉挛中医护理回答的好;急诊中心洗胃室配有专职医生方便了患者;模拟急诊会诊,我院医生均及时到位;抽查的两名急诊中心医生、三名心血管科医生和三名实习学生考试成绩良好;儿科护理工作细致,如饮食护理,提高了护理技术;骨二科护士崔颖中医护理操作规范;抽查的患者反映我院医生查房及时,不收红包;医疗纠纷材料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护理部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分类清晰、细致,实施中有措施、有结果;皮肤科、急诊中心、眼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肾内科诊疗方案的制定、总结、优化与修订较为完善;科研实力雄厚,课题质量水平高,符合国家中医药课题发展思路;心血管内科、肿瘤科、肾内科上级医师查访意见明确,诊疗方案中中医特色突出;药剂科工作流程规范、合理,饮片调剂室工作认真、方法好;重视临床药学工作等等。
专家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我院实力有余、推销不足,应进一步扩大医院宣传;重点专科建设需进一步细化,需不断完善等。
反馈会上,沈阳市卫生局中医处曹丽华处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院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了我院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指出我院佳绩连连,日益强盛,为沈阳市中医药事业争得了荣誉。
杨关林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感谢专家组的辛苦工作,尤其感谢专家组为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医院在三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确实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理念,在医疗质量、医院管理及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取得诸多可喜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通过几个三年的医院管理年去不断完善。杨关林院长还就我院的一些管理经验与专家组进行了交流。 (医务部)
我院喜获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联合发起的在全国范围内评选“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的活动,于2007年9月27日落下帷幕,包括我院在内的121家医院喜获此项殊荣。
我院护理部朱江主任代表医院参加了大会,并接受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在讲话中除了对获奖单位表示祝贺并特殊强调了中医护理的重要性,要求广大中医护理人员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更要加强对西医护理技术的研究和学习,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努力为人民健康服务。
作为获奖单位我们要以此次表彰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我院各项护理工作,为我国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护理部)
我院召开“继承、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专家座谈会
中秋前夕,我院在机关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以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为主题的专家座谈会。我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主委、各科室专家及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于世家常务副院长主持本次座谈会,并介绍了我院在2007年上半年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果。全体人员观看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在我院视察及现场工作会议时的录像片。杨关林院长对我院今后的工作重点做了简单而又深刻的解析。与会人员对我院取得的成绩感到莫大的鼓舞,并纷纷提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和看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设想方案。本次座谈会使全院员工深刻的感受到我院人心所向的凝聚力,感受到我院时刻跳动的创新精神,感受到我院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 (医务部)
[短新闻]
●近日,我院召开了脉诊研究专家论证会,会议由我院副院长张君主持。会议对脉诊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研讨,同时对我院进一步开展脉诊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参加会议的有脉诊仪发明人——沈阳工业大学刘明林教授,医院中诊教研室主任魏红教授,科研处处长张艳教授,以及周学文教授、房景奎教授、张静生教授等。
●为做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项目的组织实施,中管局于2007年9月7日召开了支撑计划中医药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研究”和“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项目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学校副校长石岩教授、附属医院张静生教授分别做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行风建设]
我院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为配合沈阳市卫生局全面了解我院社会监督员参与院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情况,9月21日上午,我院邀请几位监督员来院与市卫生局纠风办的领导一同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作为连续多年的省、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标兵单位,我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员参与医院行建工作,并采取邀请监督员来院参与服务评比和大型主题活动、定期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医疗服务工作及时“把脉”,协助医院查找医疗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最大限度的改进工作,监督员们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对医院的发展建言献策。近几年,医院先后荣获了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可以说这与监督员们的辛勤工作是密不可分。面对卫生系统行风工作的新要求,以及医院发展的总目标,我院将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员参与医院管理的力度,努力构建出百姓满意、医患和谐的医院。 (院务部 文明办)
[学习之窗]
更新观念 共创和谐
——药剂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
近期,药剂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分子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又组织大家到辽宁中医药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
本次活动由支部书记李亚秋主持。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参观校史馆,使大家认识到作为辽宁中医人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中,在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中医中药的良好机遇面前,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提高素质,更新理念将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讲话内容之后,深刻领会了精神实质,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有了全面的新的认识。通过学习,大家明确了党和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目标、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加强学习,务实工作。
最后,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将讲话内容学深学透并付诸实践中,用优质诚信的服务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我院提高两个效益尽职尽责,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我是中医人,患者不会因为我选择辽宁中医,但绝不会因为我而不选择辽宁中医,只要是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院而奋斗! (药剂党支部)
检验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
近日,我院检验党支部按照医院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共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每位与会党员都结合自己实际谈了感想和体会。特别是就“科学发展观”问题,广大党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一切国富民强的喜人成果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很多党员同志都谈到,国家的发展,医院的发展,科室的发展都与科学的发展观紧密相关。现如今,我院的新大楼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同时也面临着向研究型医院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这些都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良好体现。
近几年来,检验科的发展有目共睹,先后开展了肿瘤标志物,流式细胞学,自身免疫抗体等数十个新项目,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大丰收。广大党员同志都表示,对科室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最后,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要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党员战斗堡垒作用,积极配合党支部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切实推进检验科室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科室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加快科室发展的有利因素上,为把我院检验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集科研、教学于一身的领先科室而努力! (检验党支部)
[临床报道]
我院脑外科成功抢救1名大面积脑干出血患者
2007年10月14日下午2时40分,一名54岁女患者,以“突发意识不清,昏迷1小时”为主诉急诊收入院。患者突然意识不清,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尿失禁,无抽搐。查体:深昏迷,下颌式呼吸,口腔内有大量返流食物及咖啡色样物(系应激性溃疡引起的胃内出血)。测血压250/135mmHg,双眼球前视固定,双瞳孔针尖样大小(1.0mm),光反射消失。四肢瘫痪,疼痛刺激无反应,双下肢巴氏征(+)。门诊急诊CT示“大面积脑干出血,左侧脑梗塞”。入院诊断为:“急性原发脑干出血,左侧脑梗塞,高血压病Ⅲ级”。
入院后病人下颌式呼吸,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波动在75-85之间,急行心肺脑复苏抢救治疗。急诊手术行气管切开,病人无自主呼吸,上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术后第二天,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恢复。术后第三天,病人意识有所恢复,疼痛刺激能躲避,呼之睁眼,可握手、张嘴示意。这是我们建院50年来在治疗大面积脑干出血方面第一例抢救成功的病例。
我们知道脑干出血死亡率在95%-98%以上,这次成功的抢救标志着我院脑外科的技术水平又向高层次跨越了一步。对这次成功的抢救经验我们将归纳总结并不断的发展完善,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抢救治疗谱写新的篇章。 (脑外科)
[副刊]
金秋絮语
基建房产处 宋丹
8月28日这天,阳光明媚。在阵阵轰鸣般的鞭炮声中,我院新建教学病房楼主体工程顺利封顶,这意味着这座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作为一名工程建设的参与者,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激动而又复杂。回想起从我院领导班子筹划这个宏伟蓝图开始,到05年10月份正式开始动迁居民,06年9月破土动工,直到今天主体工程封顶的整个过程,我心中深有感慨。新建教学病房楼可以说饱含了校、院领导及全院职工的心血,寄托了全院职工的热切盼望。
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刚刚上任不久,在我院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经济效益日趋好转的情况下,院领导高瞻远瞩,从医院长远发展的角度,审时度势,果断提出迁建教学病房楼的设想。
经过艰苦、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工程项目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批准。05年10月我院正式开始动迁青年楼、教授楼、曙光楼150户居民。动迁工作是目前社会上公认的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老大难”工作。因为是涉及到150户居民住房的大事,院领导格外慎重。在院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崔玉凯副院长以及牛立斌处长带领基建房产处全体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历时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06年9月15日主体工程破土动工,为了确保这项工程建成阳光工程、优质工程,院领导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从各个方面做了细致的筹划安排。基建办、采购办等科室也积极投身到这个宏伟的工程中。看着大楼一天一天在长高,我和全院职工的心情一样无比兴奋而又充满自豪。
在面临资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院领导始终把全院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确保新建教学病房大楼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她应有的作用,造福后代辽宁中医人,院领导克服一切困难,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在近两年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全院职工的各项福利性收入不但没有因为工程而减少,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其中的艰辛不知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也许它是院领导头上的一缕白发,也许是一夜无眠……
我为新建教学病房楼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愿辽宁中医的明天更美好!
编者话:
我院小儿科脑瘫康复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用他们的爱心、耐心、关心和精湛的技术帮助无数个脑瘫患儿解除病痛,使无数个家庭重新获得幸福,使无数个老人能与孙儿重享天伦之乐,也为社会减轻了负担,深受广大患儿家属的欢迎。本期《杏林之声》刊登一篇感人至深的患儿家属的文章《医生的一句话让我们燃起了希望》。
从患儿家属的这封信中,我们感受到患儿家属的感激之情是发自肺腑的。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医护人员应该做的,却得到了患者的一片赞誉。患者们把自己的生命和希望托付给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面对患者的信任和重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回报社会,回报民众,希望全院教职员工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启发。深思一下,在共建和谐社会,在我院申建全国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工作中,我们应如何搞好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为广大患者奉献我们的爱心。
医生的一句话让我们燃起了希望
——一位患儿家属的就医感言
我叫金萍,是某单位的退休职工,2001年5月,我们这个和睦的四口之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孙女笑笑,她的降生给我们增添了许多快乐,但没想到的是一年以后,一个不祥的征兆逐渐向我们走来。
突如其来灾难打破家庭幸福
我家的笑笑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聪明。可快两岁时,却发现她走路走得不好,脚跟落不了地,右腿的胯、膝、踝关节不能自主地活动,总是弯曲,所以走起路来十分困难。她自己还掌握不好平衡,走几步就摔跤,站立时为了代偿不平稳,常常在原地前后晃,不了解的人会问她:“你晃什么?”她会仰起美丽的笑脸学着大人的口气说:“我喝多了。”逗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可这毕竟只是一个玩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我们抱着她去拍了片子,骨骼发育显示没什么问题,有医生说那就只有脑瘫了。
03年7月,小孙女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患脑性瘫痪诱发电位检测显示双侧传导损伤,需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全家人如遇晴天霹雳,心头从此蒙上一层阴云,无法驱散。
我们开始抱着孩子四处求医,有的医院做完检查之后便交待了孩子的治疗费用情况。原来,这种病每天的治疗费有需70—100元,并且天天不间断的治疗要持续十三至十四年,因为孩子的发育是向病态发展的,必须一边发育一边治疗。高达几十万元的治疗费用使我们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可一看到孩子,大家又不忍心这样做,擦不干的泪水一滴滴掉在心上。
我告诉儿子,即使倾家荡产也要为孩子把病治好,免得她将来成为残疾人。可这个家即使倾翻了也无可荡之产啊,现实微薄的收入使我们无力在长期治疗中跋涉。有一次,在大连商场门前,孙女一拐一拐地艰难地行走,右脚内旋,脚跟不落地,右腿抬不起来,我让她把腿抬起来,可怎么说也不行,后来我说:“宝贝,你若再不把腿抬起来,奶奶就不要你了”。孩子的腿依然还是抬不起来,于是我蹲下,紧紧地搂着孩子,在那儿大哭一场。当时我想,天地间不知扣响哪一扇门能挽救这个孩子。
医生一句话让我们燃起希望
在万般无奈之下,儿子又抱着探索的心情去到各个医院打听治疗的信息。可得到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医院当我们说想过两天再交费治疗时,医生立即流露出不满意的态度把病志往桌上一放说:“那你孩子的治疗方案等交完款再说吧”;有的医院医生一听没钱要治病,干脆就双眉紧锁。于是我便告诉儿子,你到医院打听时再别说咱没钱,那样人家肯定不能搭理你。
可是有一天,当他推开辽宁中医小儿脑瘫康复中心的门时,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坐在办公桌前的主任姓董,儿子见到她还是直言,说自己的女儿患了脑瘫,但是家庭经济挺困难,到这儿来治疗是不是能行,主任抬头露出了微笑,温和地对他说,如果家庭经济实在困难,那就要求家长付出更大的爱心和精力,认真学习康复知识,根据你的描述孩子病情并不是非常严重,家长与医院共同配合,在节省一部分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寻求最佳的医疗效果。
董主任的一席话在儿子的心中打开了一扇窗子,如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灯塔,激动不已。回家后,全家人商量着决定把孩子送到辽宁中医去治疗。
那时由于刚开始治疗,笑笑很不适应,更谈不上配合,每次训练和按摩都又哭又闹。而医生的兜里总是预备好小粘贴和玩具,一边治病一边用玩具哄着,表现好了奖励个小粘贴,经过一个多月,孩子才逐渐适应治疗的环境。到医院最初的几个月孩子的病情并不稳定,反反复复,医生会诊时,一位姓王的主任还安慰我们说:“这孩子将来走路不会有什么问题”,使全家人心里得到很大安慰。
尽心的呵护让患者家属感动
有一天,大家发现康复师邹老师脸色特别不好,象有病了似的,同事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做了药物流产,没休息就来上班了。大家劝她回去,可她说如果休息,扔下这么多孩子怎么办?哪个孩子训练停了也不行啊!大家怎么劝她也不肯回家休息,就这样一天也没耽误工作。
康复师徐老师父亲患脑梗塞住院一个多月直到病故、出殡,她都没耽误工作。06年9月29日患者赵亮亮患脑炎,在医大一院抢救,恢复了各项生命指征,但仍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转到这里进行康复治疗,为了使他尽快恢复意识,除训练师倒班工作外,王主任、董主任和张医生“十一”黄金周都没有休息。看到医生的这种工作态度,家属都非常感动。
康复中心的医生既是医生,又是患者家属的朋友和老师,在脑瘫康复中心温馨的候诊室里,床位已经爆满。当我看到从6个月到5、6岁各种病情的患儿,心如刀割,不会走路的、不会说话的、肢体动作怪异的近在眼前。那些家长,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撕心裂肺的痛苦,有的甚至想过放弃人生。一位家长曾经对我说,想到我的儿子将来若从垃圾箱拣东西吃,死在地下的几代人都不会瞑目。康复中心的医生一边做训练一边用玩具哄小孩,并且安抚家长,以减轻他们的疑虑和痛苦。
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利益着想
为了解决患者的治疗问题并为家长压缩开支,这里的医护人员选择了新的治疗途径,那就是本着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实施院内与家庭治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康复训练。他们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家庭治疗辅导,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康复的理论和手法,尽快地帮助象我们这些经济困难的家长掌握康复技能,使大家能够对患儿进行家庭治疗,实施24小时全程监护。我的小孙女先后由赵、冯两位康复师负责进行训练,她们的工作很细致,在观察孩子的步态之后,告诉我们还有哪些需要纠正的动作,哪一块肌肉没有力量,需怎么训练才能使这块肌肉强壮起来。按摩师胡医生不但指导手法,还向我们推荐了一些书籍。张医生时常嘱咐家长:“这孩子不仅需要走路康复训练,现在长大了,回家也应该安排上托儿所了,让她接触小朋友,学习一些语文、算术,孩子的培养需要全面,因为她毕竟走向正常人的生活”。这些亲切地关怀发自内心,真像患者家属的好朋友、好老师。
让不幸的孩子在快乐中康复
这几年每到“六?一”是这里的小患者最快乐的日子,这一天,辽宁中医的礼堂张灯结彩,孩子们打扮得非常漂亮,显示祖国花朵的美丽,他们有的做司仪,有的上台唱歌,也有跳舞、朗诵诗歌的。你看刘长青(化名)的诗歌朗诵多动人!可是五年前他因患有徐动型脑瘫,合并构音障碍来到医院治疗时,不但语言不清,十四个月了连翻身都困难,现在已经能登台朗诵诗歌了!演出之后是各种娱乐游戏,孩子们分别获得了各种小奖品,院领导和学生代表也都前来助兴,何欣书记为联欢会题词“爱相拥?情相通”,而且她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学生代表进行了献爱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场教育。
我家的笑笑在医院治疗期间,我们亲眼目睹了这里的许多工作细节。每个孩子的治疗方案都来自于医生们的定期会诊、评估。康复师、按摩师每次接过孩子都是面带微笑,不论多大的患儿,动作都要做到位。四年多来,在这里治疗的孩子疗效都非常明显,我的小孙女在今年重返医大二院发育门诊复查时,教授见到孩子走进诊室的姿态问:“谁说这孩子脑瘫?”我说:“四年前在这里确诊的,在辽宁中医做了四年康复训练”。听完我的话,她很惊讶,说“这孩子恢复得不错啊!”我听了心中一扫当年的阴云,禁不住的喜悦油然而生,更禁不住对辽宁中医各位医生的感激之情。
当年,是董主任的一席话,使我们的脑瘫患儿走上了康复之路。是辽宁中医的医生改变了患儿的命运,使她将来能脱离残疾人的群体,走向正常人的行列。这里的医生,既是医生,又是患儿家长的朋友和导师,他们虽然也生存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却没有受到金钱的污染和利益的诱惑。这里的医生双手重托着祖国的未来,为改变小患者的命运而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看着被拯救的孩子,我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辽宁中医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创造出一个医患共融的群体,给了患者一个医患和谐之家,为患儿及其家属几代人创造了幸福,使我们终生不能忘记。虽然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呆在医院里,但这里的医护人员却成了我们永远的朋友和老师,他们的音容笑貌,成为我们心头永远的眷恋! 一位脑瘫患儿家属: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