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杏林之声》总第一六五期(特刊Ⅱ)

发布时间:2008-05-29 浏览次数:

总第一六五期杏林之声

特刊Ⅱ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邮编110032) 2008年5月29日

目 录

营造一切条件让小林秋尽快恢复健康

大医精诚爱心涌现 中医骨伤妙手回春

脑外科精心救治灾区脑外伤伤员

团结奋斗的护理团队

爱——在这里延伸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让灾区伤员早日康复

我们时刻准备着

赴四川震区第一批医疗队队员王圣治战地日志

抗震救灾在绵竹

一名退休白衣天使的护理日记

大学生志愿者日志

爱的奉献

奉献爱心 责无旁贷

情系汶川

来自社会各界的爱

营造一切条件让小林秋尽快恢复健康

小林秋的手术在5月25日下午18时顺利的结束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学校副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杨关林等领导在第一时间来到病房看望,并叮嘱医护人员尽全力照顾好小林秋。我院立即成立了特别医疗组和护理组,对患者进行24小时医疗及护理,麻醉科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了术后镇痛,尽可能地减轻她术后的疼痛。长夜漫漫,小林秋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坚强的渡过。清晨,医院心理科贾智捷主任来到床榻边,对患儿轻声细语,缓解了患儿的烦躁情绪。上午,学校王明玉书记再次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前来探望,并进一步指示:营造一切有利条件,让患儿尽快康复。附近学校的小朋友闻讯在老师的组织下,给小林秋送来了六?一儿童节提前的祝福。小林秋可以进食了,杨关林院长、何欣书记再次来到病房,指示营养师随时为小林秋提供好饮食,并鼓励小林秋勇敢面对疾病。27日,小林秋的刀口疼痛已经明显减轻了,双腿出现了自主运动。医生检查后,认为病人的下肢肌力较术前已有改善,麻木症状也有所减轻,疲惫的医护人员脸上绽露出笑容,“虽然我们辛苦一点,但只要小林秋能够尽早康复,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骨二科)

大医精诚爱心涌现 中医骨伤妙手回春

2008年5月28日16时30分,我院骨二科病房的爱心之家中一名叫李萍的震区伤员从手术室推出,守候在爱心之家的家属、陪护和志愿者们纷纷称赞骨科医生高超的外科手术水平,同时为中医骨伤手法复位的神奇效果赞叹不已。

李萍,女,33岁,地震发生时,她怀中紧紧抱着亲属家的一名幼儿从室内逃生,为了保护孩子,不幸被重物砸伤。经华西医院保守治疗,12天后转入我院。入院后诊断为:腰1椎体爆裂骨折合并不完全瘫痪,右三踝骨折,左踝皮肤缺损、感染,左跟骨骨折,需要尽快手术。李萍受伤后失血很多,加上营养不良,入院后理化检查显示她一直处于贫血状态,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在积极输血等对症治疗后,李萍的贫血得到纠正,骨科迅速做好了一切术前准备,定于5月28日下午手术。

患者同时存在腰1椎体骨折和右三踝骨折,皮肤条件差,术前还一度处于贫血状态,如果同时进行腰椎和右踝两处手术,不仅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脂肪栓塞等合并症的发生几率也大,将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经过认真讨论、分析病情后,爱心之家的医生们决定只对患者进行腰1椎体爆裂骨折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并在术后对患者的踝关节予以手法整复,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李萍从5月12日受伤到28日手术,骨折已经发生16天,骨折部位瘀血、瘢痕形成,手法整复难度非常大,我院骨科医生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水平,充分发挥中医骨伤手法的特点和优势,成功实现了患者踝关节的复位。按照术前计划,他们在患者麻醉尚未完全清醒时行手法整复,术后X光片显示右踝关节达到解剖复位,对位对线良好。

通常情况下,手法复位要求在骨折发生后几小时进行,这次的手法整复,突破以往的时间界限,对医生的手法水平具有很高要求,但是我院的骨科医生们经受住了技术难度的挑战,用无限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实现了大医精诚的誓言。

参加这次手术的医生有:骨二科主任程国田教授、骨二科医生万贵良、王秀华和实习研究生刘海军。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水平证明了辽宁中医人的实力,他们是四川震区伤员值得托付的好医生。

中医骨伤的特色整复手法在这场震区伤员的爱心救助中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医务部)

脑外科精心救治灾区脑外伤伤员

24日晚我院脑外科接受了5名四川地震灾区转送来的脑外伤患者,他们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其中有2名患者已经进行了开颅手术治疗。另有一人因地震惊吓导致出现了精神神经症状,烦躁不安,经过脑外科迅速的确诊,采用中西并举的治疗方法,病人的病情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此次我们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西药营养脑神经的同时,中药方剂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醒神开窍为治则,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黄芪、天麻、牛膝、槲寄生、杜仲、首乌藤、茯苓等中药材制作的汤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我们还关注到患者的心理健康的恢复。对因地震刺激造成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患者,采取一对一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陪护在身边,随时安慰患者,舒缓其紧张情绪,使她们摆脱了地震造成的恐慌。另由我院心理科医生每日对所有灾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使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共同康复。

我院脑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真正做到了把灾区人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真心希望他们能从身体到心里均得到全面康复,早日重返家园。

(脑外科)

团结奋斗的护理团

5月23日下午接到院里通知后,骨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之中,腾出房间,准备病床,转送原有病人,为新伤员配备了新的窗帘、床单、被罩、床垫,一直忙到深夜。王宇、鲁静、谢静萍为了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准备了充足的抢救物品、消毒物品,一次性物品及病区所需的一切物品,做好了先期的准备工作。为迎接汶川的伤员,护理部选派来了贾琳琳、邓聪、马丽、关丽丽、周继红、李艳玲、谷艳芹、陈宁、满毅、张蕊、银丽华、崔倩、康羿、殷雪等精兵强将到爱心病房工作,她们井然有序的护送伤员进入病区。老护士长徐秀媛、姚连凤、赵红光也先后来到病房参加救治伤员的工作。姚连凤和已经退休的赵红光亲自陪患者去门诊作CT、磁共振。骨二科徐跃华带病坚持工作,连续工作一周未休息,护士长让她回家养病,她却婉言谢绝了;张艳新连续几天坚守岗位,吕娜怀有身孕也坚持一线工作。王宇护士长自接到任务后,连续工作在病区一线,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有力、有序、有效地指挥着全体护士工作。汶川灾区伤员由于病情的原因,大多十几日未排便,鲁英、鲁静、苏姿兵、王伟、贾琳琳亲自为他们灌肠,对于硬结难排的粪便,她们就用手去抠。王宇护士长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每一位患者。老人汤清秀排便时,弄了一床,她毫不嫌弃地帮助收拾整理,直到老人舒适地休息。几名护士长鲁英、吴淑凤、谢静萍、闫斌、钱冬、苏姿兵、汪乃一、鲁静、刘国华、赵立君、万继红等接到通知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每天很晚才回家。一位高位截瘫患者要行颅骨牵引,李丽护士长听说后自告奋勇地与谢静萍护士长一道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为患者剃好了头,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实施。姚连凤、赵红光、闫斌、钱冬、周继红等不怕脏、不怕累,主动为患者洗头、洗脚,做了大量的基础护理工作。王宇、鲁瑛、姚连凤从家里带来小患者喜欢的福娃、衣物送给她。为高位截瘫患者上特护的护士:王丽颖、满毅、康羿、王伟、邓聪、张蕊更是耐心细致地做着每一项工作。连续工作在一线的骨二科护士有:张艳新、徐跃华、马继媛、吕娜、李程成、张秀华、刘书宇、张雪、张荣。李艳玲连续工作两个24小时,从23日晚至24日晚,又从25日早工作到26日早,从不叫苦叫累。战斗在一线的护士不但认真地做着各项工作:从基础护理洗头、洗脚、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还进行了专科护理、石膏托的护理、骨牵引的护理,指导并亲自为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为防止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科室进行了规范、有效的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我们还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并由专人负责,得到了他们的信赖。鲁瑛护士长负责挤压综合征的患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护理。侯建威对术后小女孩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宇、谢静萍、鲁静护士长根据不同的病人所需要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年轻护士进行了业务指导和培训。王宇护士长每天早来晚走,对每个病人的病情都了如指掌,并热情地为患者服务,满足病人的需要,使他们在此住院期间有个良好的心态和安全感、信赖感。钱冬、闫斌护士长整天守护在一位脑外伤并经常躁动的患者的身旁,给了她亲人般的关怀与照顾。李丽护士长接到5名脑外伤灾区患者转入脑外的通知后,立即做好了人员和物品的准备,工作细致入微。对于遇到的新的护理问题,康羿亲自上网查找资料,提供护理方面的支持。临床护理教研室钟晓凤副主任在得知灾区伤员来我院救治的消息后,放弃个人的休息来到医院找到朱江主任请战,在她的带动下,教研室除先期已到骨二科工作的姚连凤老师外,又有三名老师来院帮助工作:孙燕凌、李艳敏、赵炳南。由于工作的需要,27日护理部又抽调三名护士帮助骨二科工作:王丽颖、刘辉和曹璐璐。妇科陈炎环在周六下夜班时看到消息后打电话向朱江主任请战,随时准备调遣。退休护士许学华在周三听到院里的情况后,主动来到医院请求朱主任给安排工作。几日来总值班护士长非常辛苦,尽管这样大家都毫无怨言。张丽萍护士长在刚刚值完总值班的情况下,在护理部又临时安排她上一个夜班时,二话没说,马上接下了这个任务。

在辽宁中医这个护理团队中,像这样的好人好事说也说不完。

(护理部)

爱——在这里延

5月24日,是我们辽宁中医人永远牢记的一个日子。在这一天,由两架特殊的专机给我们送来了20位“客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受伤患者。

在杨关林院长的亲自领导下,全院上下积极投入到救治受伤同胞的准备工作中。医学影像中心康鹏主任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组织人员成立了紧急工作组,由副主任赵宝英、林吉、技师长孙久山以及李英达、范青、付宏光、王宇、于斌等组成,从而开通了床头X光照相、CT、MRI检查的绿色通道。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克服种种困难,于24日早8时准时到岗,特别是返聘专家陶则琨,在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到单位,投入到工作中。下午三点多,在一阵警笛的鸣叫声中,救护车急弛而来,我们的第一批患者到了。进入病房后,接诊患者的工作在院领导及医务部的安排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科人员立即准备好床头X光机,在骨科病房待命,由于医护人员较多,为了不耽误给患者检查,我们只能站在走廊上等待医生下医嘱。在给患者投照时,尽管有的患者由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而造成截瘫,下肢完全没有知觉,可我们在给患者摆位置时,还是轻轻、轻轻地搬动患者,避免给他们带来一点点不适。堂堂七尺男儿,眼神中的那种痛惜、动作中的那种不舍,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由于投照部位较多,大家互相配合,投照、暗室、送片分几路进行,楼上、楼下奔忙着。孙久山和王宇同志紧张忙碌,汗珠沁满了他们的额头,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可是他们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只有一句话“灾区的患者最重要”,朴实的话语中包含了我们所有人对灾区人民无限的爱。我们不能亲临灾区,为那里的患者服务,在这里,我们同样用爱为他们筑起爱的天空,爱——在我们这里延伸。

晚上九点多,第二批患者到了,我们的工作人员顾不上休息,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床头拍片、CT、MRI……各种检查及时准确,直至晚上十二点多,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第二天早上八点,大家又自觉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直到晚上八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虽然大家很累,但是能亲手为灾区患者服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又感到莫大的欣慰。唯有爱,将我们与灾区人民联系在一起;唯有爱,将我们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让我们用双手把爱传递。

(医学影像中心)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让灾区伤员早日康复

四川发生严重地震后,灾区伤员不仅在身体上造成了严重伤害,而且,心理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让灾区伤员早日康复,我院心理科深入爱心病房,对灾区伤员做疏导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月24日上午,我院接到接收灾区伤员的通知后,院里立即行动起来,做好了一切准备。心理科主任贾智捷为全院中层干部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下午1时对八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培训。第二天又为十名志愿者进行了培训。

5月25日,贾智捷到病房为13岁小女孩做手术前心理疏导工作。因为要做手术,小患者宣林秋感到恐慌害怕,在灌肠时遇到阻力,贾智捷主任握住她的手,耐心地跟她谈话、给她讲故事,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放松思想,还给她揉肚子,鼓励她顺利地作了保留灌肠。5月26日,在小患者宣林秋术后,贾智捷主任两次到病房看望小林秋,并跟小林秋母亲交谈。5月28日早上,贾智捷主任到病房看望了小林秋,让她母亲不断地跟小林秋交流,孩子的精神状态大有改观。

几天来,心理科医生每天都去骨二科、脑外科查房看望伤员,

并连续进行心理评估,及时了解伤员的心理状态。经筛查后,

将有一些明显心理反应的伤员做个别重点的心理治疗。

(心理科)

我们时刻准备

2008年5月24日上午9时8分我院接到省卫生厅通知,需要9名医护人员组成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四川绵阳进行医疗救援,并要求各相关科室15分钟内上报人员名单。

皮肤科姜跃武主任在接到院里紧急通知后,立即赶往医院,亲自安排相关事宜。临床经验丰富的隆庆坤医生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强烈要求科室选派自己到灾区抗震救灾,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为灾区的病人进行救助。

姜跃武主任综合考虑到隆庆坤医生基础知识过硬,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好,随机应变能力强等多方面因素,最后决定由隆庆坤医生代表皮肤科前往灾区救援,并嘱咐他注意安全,服从指挥,不怕困难,发扬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全力抢救病患,为医院、为科室争光。同时,姜跃武主任又安排护士长魏艳芝率全体护士轮流照顾隆庆坤的家人,免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全力以赴,恪尽职守,圆满完成此次救援任务。

2008年5月25日早5时,隆庆坤医生随我院第二批医疗队,肩负着全院职工的重托,乘机飞赴四川绵阳。

(皮肤科)

赴四川震区第一批医疗队队员王圣治战地日志

2008-05-19

早晨7:00我们还在吃早餐,领队和我们大家说:“可能去阿坝地区”。“阿坝”,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因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就是在阿坝地区,大家虽有一点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要上抗震前线的兴奋感。我们赶紧拿来地图看,如果去阿坝县,那里离成都好远好远,大约得有六、七百公里,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医疗队过去。

为更好的进行医疗救治工作,大连中心医院ICU中心主任向我们介绍了灾区伤员救治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他于昨晚在华西医大与全国来的专家共同研讨有关情况,据他说,这次许多受伤患者合并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大家要注意补液问题,不能过急过快,否则易引起急性肺水肿,要慢慢补液。再有,截肢患者需要结扎坏死肢体,但往往引起急性肺栓塞、急性肾衰,操作时要十分注意。后来还补充说,如果去阿坝,那里是羌族自治县,请不要独自行动,以免发生意外,听得大家此刻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这里一定要说一下,从昨天下飞机到今天,收到许多许多短信,分别来自我的老师、领导、同事、朋友及家人,通过电波,传达了温暖的亲情、友情,给予了我有力的支持与鼓励,大家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我多为灾区奉献爱心,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安全,真的好感动,更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动力,谢谢他们!

待命!待命!我们心里很焦急,希望马上出征,领队在积极联系,听说是因为最近不断的余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现象严重,导致某些路段交通中断,因此迟迟不能出发。大家一致的想法是,不想在酒店里等待,希望马上奔赴前方灾区。下午两点钟终于接到通知,我们奉命去绵阳抗震一线。因为我们这批医疗队员主要是肾内透析和ICU医生,绵阳是重要的灾民伤员聚集地,那里急需我们这方面专业医生。

为给灾区提供更好的援助,同时也为避免给灾区增加负担,各医院都带了大量的医疗器械和物资,大包小包运上大巴,着实费了些力气,我想,这些都承载了辽宁省医疗系统对灾区同胞的爱心。一路上,随处可以看到受损甚至倒塌的房屋,以及散落在各处的一顶顶救灾帐篷,看到这满目疮痍的城市,此刻的心情已由刚出发时的兴奋变为一种急迫,希望赶紧抵达绵阳,投入救治工作……

2008-05-20

昨晚,到达一家绵阳旅馆后,可以看到楼体有轻微的裂纹与损坏,据当地人讲,最近余震不断,老百姓晚上都在外面睡,广播说19日—21日有6—7级余震,于是大家只能在外面睡了。由于天已黑,加上旅途的疲劳,我和张哥没有搭帐篷,在地上简单扑了个垫子,盖上睡袋,席地而睡。看着满天的星星,刚开始还觉得挺浪漫的,后来慢慢感觉到根本睡不着,由于我们挨着大马路,车一辆接着一辆在耳边飞驰而过,蚊子一个接一个轰炸而来,这地方温度很高,湿度又大,脸上身上不停地出汗,但还不时有阵阵凉风吹来,昨夜无眠。

还好,今天我和张哥被一起分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这家医院是绵阳市第二大综合医院,来到这里切身体会到了地震灾区忙碌的景象了。医院人来人往,担架抬来抬去,120急救车一辆一辆地在转送伤员,许多人泪眼婆娑的,医院到处贴着寻人的布告,有的贴着照片,有许多是寻小孩的,可怜的灾民同胞们,可怜的灾区兄弟姐妹们,我们来了!!

我俩被分到ICU 透析室,看到患者的伤情,真的是触目惊心,他们身上大部分伤痕累累,脸上、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三个男患者的下肢已被截掉,有的肢体缠着厚厚的纱布,但血液渗出已浸透纱布……;更让我惊心的是他们惊恐的眼神,那种经过巨大灾难,在死亡线上挣扎过,受过强烈的刺激,才会有的眼神,还没碰到他们,就会叫喊疼痛;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喊着爸爸,爸爸……,我们的心在颤抖。

科室主任说为挽救灾区伤员,他们有很多人已几天几夜没回家了,他只是简单表达了谢意之后,立刻给我们分配了工作。一个患者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经过透析,即进入多尿期,肌酐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建议可停透析,注意检测离子,…….我们忙碌的工作开始了。

抗震救灾在绵

预防处 毛羽丰

2008年5月17日,已经是四川大地震的第五天了,我在电视机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灾区的直播报道,感动的、悲伤的和令人震撼的各种消息纷至沓来,我的心也跟着颤抖。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我下意识的瞄了一下墙上的时钟——12点31分,医院医务部打来电话:需要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一名,前往四川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明天早上8点30分出发。我对于睿处长说:“我去吧”,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我感觉有一丝激动、渴望、兴奋的同时也有一点点顾虑、担忧,很复杂,我无法用准确的言语表达出来。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平时开朗、乐观的她,突然变得沉默、表情也凝重了许多,开始给我收拾要带的生活用品。我立即前往医院整理出发用的各种装备、物资以及防护用品,同时也知道了还有两名同志一同前往。晚上,要好的朋友给我们送行,气氛有些沉闷,但很快就结束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关心以及祝福。5月18日,医院的多位领导为我们送行,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注意安全,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救援任务。8点30分,飞机准时起飞,我们也带着所有辽宁中医人的嘱托和希望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在飞机上,我才从领队口中得知,我们这批队伍共有78人,专业为医院感染管理、肾内科以及ICU,我所在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有24名,来自全省七个市县的十几个不同的医院。我们主要支援灾区医疗机构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这是卫生部在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处于关键阶段时提出的重要指示之一:要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尤其是承担抗震救灾医疗救治任务的各医疗机构和临时医疗点,一定要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按照医院管理的各项法规、规范和标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力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为指导地震灾区做好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下午1点10分,飞机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在机场我们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繁忙的机场物流、成批的救灾物资、熙熙攘攘的各类人群,随处可见“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四川雄起”等标语,很多佩戴志愿者标志的志愿者在繁忙的工作。我们在提取行李后,立即赶往成都市区某宾馆待命。就在我们把装备放进宾馆大堂的同时,四川省卫生厅工作人员立即召集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集合,宣布立即出发,目的地为德阳市。这就意味着我将和我院的另外两名同志暂时分开,独自一人和其他医院的人员前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真的,我有些茫然,但是没有其它的选择。临行前,两位大哥紧紧抱住我,双手用力在我的背上拍了几下,说:“保重,一定要多联系”。下午4点30分,我们一行24人到达四川省德阳市卫生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被分成十个小组,分赴德阳市内、绵竹、什邡和广汉等地的医疗机构。下午6点30分,我与其他医院的两名同志到达了绵竹市——驻地是绵竹新区一个未建完的体育场,这里被分成了两个部分,操场部分改成“绵竹市灾民集中安置区”;一个室外的带顶棚的网球场改成“绵竹市医疗救助站”。

在绵竹市卫生局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我们很快了解当地医疗机构的分布、规模、目前状况等基本资料,情况非常严重,当地的所有医疗机构的建筑物都已经不能使用,绵竹市人民医院全部工作人员都在“绵竹市医疗救助站”开展工作;绵竹市内其他医院及乡镇的卫生院都是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开展工作,条件非常的艰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很大的隐患,如不能尽快解决,将造成伤员救治疗效降低,残障率上升的不利局面。我们三人经过沟通,向绵竹卫生局提出庄严的承诺:一定尽全力,根据《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有关规定以及以往的工作经验,服从当地卫生局的领导,协助有关部门、人员开展工作,消除隐患,提高对伤员救治的成功率,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在实际开展工作的六天内,我们一共援助多家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5月19日上午到兴隆镇卫生所;下午到绵竹市中医院;5月20日全天、5月24日上午到绵竹市医疗救助站;5月21日上午到五福镇卫生院;下午到富新镇卫生所;5月22日到五福镇所辖的多个村卫生室;5月23日上午到汉旺镇。在这几天中,我们掌握到所有医疗机构都严重缺乏个人防护用品(比如快速手消毒剂、锐器盒等)、一次性使用无菌切开包、无菌辅料等、缺少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问题。我们将以上情况及时反馈给绵竹市卫生局,希望通过合理方式要求上级部门予以解决。由于条件所限,我们尽量地与当地医疗机构负责人协商,利用有限的资源找到一些替代的方法:如戴双层手套进行处置;处置后及时洗手;使用双层纸箱收集锐器等;对医疗器械可采用煮沸消毒方法或含氯制剂浸泡消毒30分钟;安排专人管理医疗废物,严防其他无关人员接触医疗废物,采取焚烧方法处理后应将渣土掩埋,不能焚烧时,可以采取深埋方式,不能及时处理的应定期喷洒消毒剂,防止孳生蚊蝇,传播疾病。通过援助,我们及时将兴隆镇卫生所一名严重外伤感染的患者转往上级医院;在绵竹市中医院发现过期的消毒剂,让他们停止使用,做好自身的防护;为五福镇卫生院和所辖的村卫生室人员开展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现场咨询解答及对简易病房和处置室(帐篷内)进行消毒处理;在汉旺指导一加油站对车辆如何正确消毒处理、为所辖的一个村子的临时居住点进行消毒、健康宣传……;在绵竹市医疗救助站内我们配合当地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对感染伤员的管理,将他们分区安置,尽量安排在下风向、角落等区域,并设立警示标志。对临时手术室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明确各个分区,减少无关人员的进入。加大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专门抽调人员处理医疗废物及换下的棉织品的清洗消毒工作,对已经产生的医疗废物采取了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周边的脏乱差环境得到极大的改观。指导环卫工人尽量采取湿式清扫,及时处理生活垃圾,防止孳生蚊蝇,传播疾病。

在紧张工作之余,我们也在时刻努力改变生活状况。乍到绵竹新区体育场,眼前大量人群、车辆川流不息,无数的帐篷立在眼前,紧密相连,把偌大的体育场塞得满满的,还有灾民的不断地进入安置区,这让安置区显得更拥挤了,不过秩序甚好。听卫生局工作人员讲这是绵竹最大规模的灾民安置区,没有电、不能洗澡,但喝的、吃的有保障。天在慢慢的黑了,在一个稍高一点土坡上,我们准备安装带来的帐篷,否则只有露宿了。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帐篷终于搭好了,钻进去,地面凸凹不平,没有垫子,只好把睡袋垫在身下,盖着衣服睡下。由于连续赶路,身心俱疲,在夜晚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发出夺人心魄的鸣叫声中慢慢进入梦乡,中间醒了几次,无奈太累了,迷糊中天亮了,钻出帐篷,腰向断了一样的痛,好久才缓了过来。第二天,找了四条麻袋,又要了几个纸箱,垫在下面,舒服多了。23日下午,厅长过来慰问,给我们带来一个气垫、一床被,更舒服了……

20日晚,雨一直在下,雨滴打在帐篷上,声音很大,半夜冰冷的水点落在额头上,醒来一看,帐篷开始渗水了,拿毛巾擦干,换个姿势,继续睡。清晨,雨停了,我很早就起来了,这个注定的不眠之夜终于过去了。后来我们经常说:只要不下雨,我可以一直待下去。

在灾民排队就餐点的旁边,军队给医务人员专门开辟了就餐通道,一日三餐均有保障,早上能喝上热粥,医院为我们准备的各种食品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胃口,偶尔三人围座在一起,静静地分享着彼此带来的食物。

5月25日,后方传来换防的消息,医院的第二批人员已经到达四川,我们的援助还在继续。就要离开绵竹了,临行之前,我再次站在体育场门口,久久凝望着对面巨大的横幅上的宣传标语:“活着就是胜利 健康就是幸福”!让我们真诚祝福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苦难一定会过去,阳光依旧会灿烂!

八个日日夜夜,在人生长河中仅仅是短暂一瞬,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这都将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深知我们的付出其实非常细微,我们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一名退休白衣天使的护理日记

五月二十四日 天气阴、上午有小雨

今天是我退休的第一百零八天,然而这一天使我终生难忘。晚上六点多钟,我正在家里吃饭,突然从电视里看到四川地震伤员正在运往沈阳,而且沈阳的三级甲等医院都承担了救治任务,我们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也在其中,承担了二十名伤员的救治任务。看到此消息,立刻赶到医院,向杨关林院长、于世家副院长,朱江主任请战,加入到当天晚上的接诊救治工作。晚上九点多,随着救护车的一声声长鸣,一辆辆载着伤员的救护车驶进了医院,第二批十名伤员抵达我院,我们将伤员从救护车上迅速一一抬下,送到了早已准备好的“爱心病房”。在那里等待伤员的是雪白的床单、被褥、一应俱全的生活用品、充满生机的鲜花和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同胞们!到家了!

随后,医生护士们逐一看望伤员检查病情,做CT、磁共振、输液、换药、吸氧,忙个不停,我主要是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承担了一些生活护理工作。三十五年的护理工作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只要有伤员在就有我们白衣天使在。

这一夜,我守候在伤员身边,渡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不眠之夜……

五月二十五日 天气晴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似乎有些炎热。早晨,护理部朱江主任来看望我,告诉我回家好好休息,但我没有走,因为我想伤员刚刚到来,大量护理工作还等待我们去做。

上午,我对二十名伤员的头发一一作了检查,发现有些长发的女伤员需做头发清洗,因为从十二日的地震发生以来,有的患者至今还没有洗过头,很脏,我对其中八名伤员的头发逐一进行了清洗。洗后,我到医院附近的理发店说明情况,请了两名理发师,到床边为患者理了发。理发师被我的爱心打动,他们也分文未取表达他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作为一名老护士,我深知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做好头发护理,不仅可以去除头皮屑和污物减少感染机会,而且可以通过按摩头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疲劳,使患者感觉舒适,提高伤员的睡眠质量。

今天我虽然二十四小时没有离开医院,身体感觉很累,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能在已经退休的今天,发挥一名老护士的作用,为灾区的伤员做些事情,让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和高兴。

五月二十六日 天气晴

今天已进入第三天。昨晚,远在外地的儿子和我的爱人与我通了电话,鼓励我不要惦念家里,多为灾区的伤员做些工作,我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病房里,为了便于治疗与护理,对部分伤员的床位进行了调整,脑外伤的5名伤员已转入到脑外科。

在我院的二十名伤员中,有一名比较特殊的伤员,她就是唯一一名没有陪护的六十八岁老人汤清秀。为了能让这位老人在我院的治疗过程中,享受到最好的护理,朱主任安排我为她进行一对一的护理。上午进行了常规的治疗输液、配合医生换药、定时为患者翻身、包括一天三餐喂饭,做一些生活护理工作。我觉得,虽然人退休了,但我的思想不能退休,我还能为灾区的伤员做点事情,我心里觉得非常高兴、也非常踏实…… (退休职工 赵红光)

大学生志愿者日

今天我早早起床,为迎接来自四川灾区同胞入沈接受系统治疗做准备,因为作为医学心理干预志愿者,主要负责灾区同胞心理方面的工作,希望能使他们从地震的心理阴影中较快地走出来。

上午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如何从巨大阴影中走出来的信息,并作系统整理,针对他们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寻找最佳答案。中午吃完午饭以后,去附属医院早早等待,(因为得到信息,下午4时到沈),期间我看到医院医护精英们正在为爱心病房忙碌着,为灾区同胞提供最人性化、最舒适的疗养环境。心理科贾智捷主任为我们做辅导,并讲述了一些典型病例及处理办法,让我们尽量避免使灾区同胞再回想起那场灾难发生的情景。

下午4时,十辆救护车,驶进了附属医院住院部,由医护人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医疗队迅速将伤者转送到爱心病房。各科主任对每一个伤者迅速做出了病情评估,争取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最佳治疗。安顿之后,医院餐饮部将准备好的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每一个伤者的病房,伤者及其陪护都十分感动。护士们为了让家属安心吃饭,就亲自给伤者喂饭,十分仔细。一点一点生怕噎着呛着伤者。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感动,其中有一个患者,双眼噙满泪水,感叹到:“亲闺女也不过如此!”感动之余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坚强,每个伤者及家属都表示要在重建家园工作中做出更大的努力,让党和国家放心。一位家属说:“通过这次地震把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心连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真正体现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凌晨一点了,为了让刚到的伤者及家属好好休息,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病房,路上每个志愿者都在说通过伤者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淳朴,并祝愿他们早日康复。

(第一临床学院 宋新剑)

她很年轻,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中学生;她很漂亮,眼睛就像是一弯月亮;她很专业,打点滴“一针见血”。也许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护士应有的模样!但当病人吃饭时,她一小勺一小勺地向病人口中送并且面带微笑时,这分明就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在喂自己的孩子。夜深了病人要休息了,她端来一盆热水,把新买来的毛巾浸透,用手背试了试温度,然后给病人轻轻的擦脸、擦脖子、擦肩膀,如果你是病人你会怎么想?我看到了病人眼角的泪光!

她就是皮肤科护士康羿。 (第一临床学院 王 关)

爱的奉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推进,我院自5月24日接收四川灾区伤员以来,全院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

5月25日星期日,市政协委员裴媛、内科主任医师马进夫妇听说我院接受灾区伤员马上赶到医院,准备投入救治伤员工作之中。

我院财会处处长齐颖,5月25日听说我院接收了灾区伤员后,立即赶到医院,要为伤员做点事。她看到办公室人手不够,帮助接电话、传达信息,一直忙到很晚。

我院儿科主任医师孙伟,积极向院里请求做心理疏导工作。

5月25日上午骨二科为灾区小伤员宣林秋做手术,沈阳电视台做现场直播。当时,直播车上的天线控制器失灵,两名工作人员用手举着天线很吃力,预防处副处长张骁看到后立即去找了一根竹竿帮住支撑,由于竹竿不够坚硬来回摆动,信号时有时无,影响直播效果。动力处遇军发现后,立即帮助去寻找能够支撑天线的竿子,最后找了一根钢管,保障了手术现场直播的顺利进行。

已退休的急诊室主任王树元,5月24日从家里打来电话说如果需要到医院帮忙,可以随时参加夜间值班。

医务处全体人员包括三名轮转实习的研究生邵妍、霍晶晶、田苗,每天加班至晚上22时,工作当中是任劳任怨。

绵延不断的人间大爱,一定会使灾后张张无助的面庞,普照灿烂的阳光!

(院务部 宣传办)

奉献爱心 责无旁贷

4月24日,我们接到院领导通知,要求我们膳食部配合全院职工作全力做好四川灾区伤员的后勤饮食保障工作,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们决心一定把这些受难的四川同胞照顾好,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配合治疗,让他们早日康复。

25日,我们做了全面的准备工作,从早上八点到晚上近十点,两批伤员及陪护约40人均已安置好,首先我们进行了初步的饮食服务,给伤员送上了刚熬好的南方名小吃--特制皮蛋瘦肉粥及面食和小菜鸡蛋,为陪护送上了丰盛的营养快餐。

这些工作都结束时已是半夜十二点,我们膳食部全体管理人员又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了26日的患者营养配餐总方案。

26日,膳食部组成了专门的四川灾区患者及陪护的饮食负责小组,由我部经理兼营养师符经理任组长,下设订餐负责人、主食负责人、菜品负责人,并专门安排两名四川籍工作人员,一人负责订餐交流沟通,一人负责菜肴制作,保证他们的饮食。

从26日起,我们的营养师每天到床前观察病情并结合患者及陪护的意见配置食谱,专人专车按时送到床头。我们每天配送水果3—4种,并提供更多品种的纯正四川饮食让老乡们感受家的温馨。

膳食部全体员工将团结一致,奉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展现我们的风采!

(膳食部)

情系汶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是一个灾难性的时刻。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农工党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部于第一时间进行了动员,呼吁全体支部党员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献出一份爱心,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支部刘岩、肖斐、吕冠华、马晋、藤玉静、佟淑云、张瑞华、朱国茹、王翠霞、王东、王岩、汤冥等十二名党员纷纷捐款。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医务人员坚决服从组织的调遣,时刻准备奔赴灾区前线救死扶伤,履行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愿与灾区人民一道同呼吸、共患难,给灾难的同胞带去废墟中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 (农工支部)

来自社会各界的爱

自5月24日我院救治灾区伤员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我院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大家送来了鲜花、食物、衣服、报刊、书籍等物品和大量的善款。捐款人有人寿保险公司职工、金杯汽车公司职工、本院退休职工刘乃义、本院省政协委员魏红、李敬林。其中最让大家敬佩的是一位名叫刘继伟的变压器厂工人,他每月的工资仅仅是600元,可他确捐出了自己半个月的工资300元。

还有不少人捐来了物品。其中,宁山小学四年五班的小学生送来了水果;中医系大三学生也送来了水果;天地和大酒店经理送来了20箱牛奶、四件香肠;晨报社区居民送来了小孩的被和书;红黄蓝幼儿园老师送来了儿童读物;我院数字化办公室工作人员送来了牛奶、罐头、食品;中药局徐钦峰送来了一箱水果和笔记本;大清宝泉公司领导送来了10台饮水机、10桶水还有30件矿泉水;市委宣传部责成沈阳市书报集团的同志送来了20套106本书籍;辽宁省佛教学会送给每个爱心病房一个花篮、每位患者一个果篮。

社会各界的爱继续在传递,爱的阳光温暖着灾区伤员,也温暖着辽宁中医人!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