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一六六期杏林之声
第 六 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邮编 110032) 2008年6月27日
目录
综合新闻
与时间赛跑为申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拼搏
学校领导视察我院新建病房楼工程
奉献者之歌——新建病房楼工程建设纪实
一句话新闻
情系四川
我院四川伤员首批治愈出院
我院第三批灾区伤员出院
爱心永驻再谱新篇——我院全面开展四川伤员康复诊疗工作
我院工会向灾区伤员发放慰问品
让伤员得到最贴心的护理服务
抗震救灾研究生志愿者在行动
我院骨二科为志愿者举办护理培训讲座
特殊的节日
农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部为灾区献爱心
英雄归来——我院第二批赴四川灾区医疗队返沈
感谢信
综合新闻
与时间赛跑为申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拼搏
有一种眼神叫做执着;有一种奔波叫做拼搏;有一种姿态叫做敬业;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一双双眼睛注视着电脑屏幕;一双双手灵巧地敲击着键盘;一种种坐姿久久不变。他们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忘记了休息,甚至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他们日以继夜地忙碌着,工作着。他们每天两点一线、披星戴月地奔波在家庭与工作岗位。他们毫无怨言、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做好材料组织工作,为医院成功申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他们就是医院所有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代表——吕静、张杰、彭艳红、罗立欣、孙明礻韦、赵克明、王哲、张哲、张会永、李克斌、陈旭、王圣治。
为了确保申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成功,我院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把好材料质量关,副院长张君亲任材料组组长,在她的带领下,医务部副主任吕静、科研处副处长张杰与各科抽调的精英一同投入到工作之中。
这期间,杨关林院长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审阅材料、看望材料组的同志们。负责此项工作的张君副院长更是与年轻人一道对材料逐字逐句的斟酌,确保了材料的真实、科学、合理。医院领导关心同志们的身体,尽可能提供好的后勤保障,同志们舍不得时间出去吃饭,饿了就泡碗方便面,争分夺秒地工作。
罗立欣的母亲患重病,她安排母亲住院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没请一天假,为了大家,她舍弃了小家;在家休产假的孙明礻韦接到通知后,立即进入材料组,此时距她上班的日子还有一个月。“双肩挑”的赵克明由于科室工作忙,他边组织申报材料,边值科室的主班和夜班,忙完院里忙科里,妻子先兆流产住院了,他却无暇照顾;王哲、董丹夫妻二人一同投入到了紧张的材料组织工作之中。5月17日正在组织材料的王圣治,又接到了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通知,成为了我院第一批赴川救援队成员。材料组的每位同志都有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在申报工作中,各临床科室克服了人员紧、工作压力大等困难,积极为院里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材料和数据;机关、后勤各职能部门也在第一时间为材料组调配了电脑;设备处买来了水果;为了缓解用眼疲劳,药剂科还送来了眼药水。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强大后盾保障下,材料组的同志们不负众望,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如期地、高质量地完成了申报的整体材料。
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在申报的日日夜夜中发生。兢兢业业的院领导,默默奉献的中医人,构筑了辽宁中医五十年的辉煌。这就是辽宁中医精神,这就是辽宁中医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申报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院务部宣传办)
学校领导视察我院新建病房楼工程
2008年6月3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王明玉、副校长季惠斌、杨关林及医院班子成员一行视察了我院新建教学病房楼工程建设情况。视察结束后,在工地的会议室,王书记与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施工方和监理方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座谈中,王书记对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医院新教学病房楼建设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项目,学校和医院都非常重视。通过这次四川地震,更加强了我们对工程质量的认识,再次敲响了警钟。此项工程所选的主体招标公司正太集团以及监理公司都是大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业绩很好,在同行业中很有影响,水、暖、电等其他配套项目都不错,加上我们的“阳光”作业,应该说工程质量是有保证的,但工程质量最终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从目前建设情况看,工程建设质量很好。”
针对工程装修质量和施工收尾工作,王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施工主要是内外装修,需要精雕细刻。对于装修而言,材料的选购、使用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做好隐蔽工程的材料选购工作尤为重要。对于水、电、电子材料等基础材料的选购,一定要货真价实,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力行节约,避免浪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及时改进。无论是院方,还是监理公司都要派专人监督、管理,不要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发现不合适地方,要立即改,决不能留遗憾。 第二,确保监理到位。目前新楼施工处于最后阶段,各施工单位要以正太公司为主体,密切配合,确保后续施工顺利。现在工程队很多,现场施工场面比较复杂,监理方要负起责任把好关,院方也要多监督,多派人,每个过程都要细心检查验证,要敢于挑毛病。目前看,甲乙双方合作得非常好,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工程做好。
第三,确保早日完工。九月份是我们的校庆。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再辛苦一点,在八月末完成工程建设,把收尾工程做好。
座谈会上,医院有关领导就目前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向学校领导做了汇报。 (基建房产处)
奉献者之歌——新建病房楼工程建设纪实
初夏的6月,新建教学病房大楼在阳光的普照下已展现出气势恢弘的雄姿。工程即将峻工投入使用。在新建病房楼工程建设中,我院领导班子和全院教职员工默默无闻做了很多工作,谱写了一曲奉献者之歌。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校五十年校庆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我院新建病房大楼不仅凝聚了辽宁中医领导集体的心血,更凝聚着全院员工的热切期盼。同时,各级领导对这项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马骥校长曾四次到现场视察工程建设情况;院长杨关林亲自主持召开多次院长办公会,论证决策工程项目,并与省市相关领导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为工程项目节省了大量资金;党委书记何欣也非常关心工程建设情况,多次强调共产党员要起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医事业建功立业;主管院长崔玉凯,不辞辛劳、呕心沥血,每天亲临工程现场,积极组织工程招标、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专题研究、论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纪委书记刘广和带领监察审计处季跃华和李红两位处长,全程参与工程事项的决策和操作过程,给予工程建设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极大地激发了中医人的工作热情,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团队。诚然,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是一件苦差事。几十个项目施工同时进行,战线长、难度大,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基建房产处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工程开工以来,有多少同志,他们忘记了周末,忘记了节假日,一次次走进施工现场,无论酷暑和严寒,十五层的高楼爬上爬下,不放过任何角落,经常是从现场回来满身汗水,又一头扎进图纸和资料中……。每天的现场例会和技术协调会,及时处理了大量的现场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工程建设。同时,他们严格施工质量管理,坚持每天深入现场,对于不合格产品,坚决返工或拆除。针对施工模板安装不牢固、跑浆、起鼓、钢筋绑扎漏筋等质量问题,果断地对施工方做出停工整顿的处理。为保证甲控材料质量,工程项目小组加大了对甲控材料的采购控制,共同参与进行市场调研,确认合理价位后,再推荐给施工方。由于利润空间达不到施工方的理想预期,往往要经过多次工作,反复测算,施工方才能勉强接受。虽然在这方面耗费了许多精力,但想到产品能保真,工程质量有保证,物有所值,他们从心里感到踏实和欣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建设如此规模的大工程,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为了这项工程,基建房产处的同志们,一心扎在工作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有时近乎无情。付出的不只是精力、时间、健康,有时还包括亲情……。
牛立斌处长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丰富专业工作经验的“老基建”,对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无论前期拆迁、工程审批多么的艰辛和复杂,还是设计论证、施工建设巨大的难度和压力,他始终身先士卒,忘我工作,带领同志们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实现了工程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节点目标。去年,他严重耳鸣,持续几天发烧不退。但正值工程的紧张时期,他硬是拖着带病的身体坚持深入施工现场,和同志们一起连续加班加点。当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时,他才想起去检查。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在医院工作还不抓紧看,以后绝不能这么劳累,不然后果将很难想象。他笑了笑说,应该没那么严重吧。就这样,他匆匆忙忙打完点滴,又风风火火重新出现在施工现场。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对工作的执著与追求。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专家组组长汪济仁。一次上班途中司机不慎把他撞倒,造成腿部韧带和半月板损伤,需要住院手术治疗。工程刚刚开始,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协调、落实。病床上他怎么也躺不住,硬是让同志拿来图纸和资料摊在病床上,一头埋在其中。老伴抱怨道:“都什么时候啦,还想着工作”。他说:“工作不等人,放心吧,我虽然腿伤了,可脑子还能工作”。术后不久,在腿没有完全恢复好的情况下,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工地上。专家宋国生可说是一位性格鲜明的人,他与其他领导和专家一起,敢于坚持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签证制度,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和好评。面对各施工方提出的增加一层膜板、回填土由粘土改为填沙等问题,他们都一一据理驳回,让施工方心服口服,避免了数百万元工程费用的发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专家赵立章,虽然家距离现场很远,每天却最早一个到来,最晚一个离开。工程开工以来,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他很少顾及家庭和孩子。读高三的儿子正是需要父母鼓励的时候,而他只好愧疚的把所有的家庭担子交给妻子。今年高考时间正好是周六和周日,可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来说,工程开工近两年的时间,他们头脑中根本就没有休息日的概念。高考过后,他的妻子告诉儿子,爸爸那天本来是要来陪你的,但工作实在脱不开。懂事的儿子又一次原谅了“无情”的爸爸。
这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朝气的团队。在这里,有为了争取时间办理工程手续,一天往返五、六个部门,终因体力不支累倒的杨春晓;有独自承担医院日常维修改造任务,工作量成倍增加,却没有丝毫怨言,默默工作的王庭凯;有顾不上照顾病中的父亲,工作始终少说多做、不知疲倦的项勇;有新婚不久就背起相机、扛起摄像机,真实记录施工影像的曲建智;还有随叫随到,奔波忙碌的司机蒋宁;有不幸遭遇车祸,还强忍伤痛多次往返于岗位与病房间,令人赞叹的出纳杨茹;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带病坚持工作的薛立群;有边打点滴边工作令人钦佩的会计宋丹;还有夜夜陪伴照顾婆婆直至婆婆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也没有耽误一天工作的令人感动的杨新红……。
这样的事太多,真的很难一一叙述。
“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像一首澎湃的歌……”如果说从2006年开始的大规模施工建设是一段恢弘的乐章,那么,为工程建设做出无私奉献的中医人便是这一乐章的歌者——正是他们,用自己执著的追求,无悔的付出,咏叹出一曲曲奉献者之歌。
正因为有了这些热爱中医事业的干部员工,才实实在在地塑造了一个不平凡的集体,更铸就了工程建设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自2006年9月15日开工以来,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相继完成了基坑喷护、地下室底板及地下二层局部等工程重要基础部位的施工,为工程赢得了宝贵时间。2007年8月28日主体工程顺利封顶,经省有关部门组织验收,达到省优标准,并荣获辽宁省优良主体工程奖、沈阳市优良主体工程奖、沈阳市“新貌杯”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奖,并被推荐参加国家鲁班奖的评选。
前进的序曲永无休止。处长牛立斌的话感人至深:“工程建设的确是一件艰苦的工作,但是再艰苦的工作你只要快乐地去面对它,就能战胜它。工作本身就是快乐的。”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诚挚的情怀呀!
目前,工程施工已进入到最后的关键阶段,基建房产处全体同志并没有丝毫懈怠,他们再接再厉,信心满怀,将用睿智与辛劳打造优质工程,用拼搏与奉献继续谱写新的乐章! (基建房产处)
一句话新闻
在2007年辽宁省档案局开展的第二届档案编研成果评审活动中,我院编写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志(1956—2006)》荣获一等奖;《医院岗位职责汇编》、《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均荣获三等奖并获辽宁省档案局颁发的《辽宁省档案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奖》荣誉证书。 (人事处)
情系四川
我院四川灾区伤员首批治愈出院
“5·12”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院医护人员的心。从组建赴灾区医疗队到建立救治灾区伤员的“爱心病房”, 从配备救治的医护人员到精心安排的后勤保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中都饱含着“辽宁中医人”的深情厚意。大灾方显大爱,在5月24日接治灾区20名伤员以来,一种无私的精神在我们的医护人员手中和心中得到升华和彰显,大家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救治,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在过去的半个月中,我院的专家们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出专业优势,夜以继日的奋战在伤员的病床前,多次将重患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忙碌使他们无暇顾及家人,可他们却用缜密的治疗方案、科学的护理流程、精心的心理疏导,以及无私的志愿行动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的颂歌。在我们最可爱的“白衣战士”的全力救治下,伤员的病情转危为安,地震带来的“阴霾”也在我们的关爱中悄悄的在他们心中散去,更令人欣喜的是伤员宋素芳、马玉芳、张祖清、杨妹姐四人目前已基本治愈,并于6月13日顺利出院,重返家园。他们中的三人是脑外伤,来院时分别被诊断为右侧颞叶脑挫裂伤、左侧额、颞、项硬膜下血肿、高血压病三级;右侧颞叶脑挫裂伤,头皮血肿、左第三肋骨折、L1-3左侧横突骨折;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左颞叶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住院期间,我们采用中西医并举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同时由心理科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使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迅速得到康复。
另一位被诊断为骨盆骨折,双下肢及骨盆挤压伤并周围神经损伤、胸骨软组织伤的患者来院时因伤情严重,下肢瘫痪。医疗组根据其病情,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并由专业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不到半个月这位伤员的下肢就已恢复知觉并下地行走。患者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对我们医护人员最好的回报。
6月13日,一名即将出院的伤员用心地整理着自己穿过的病号服,并眼含热泪的对朝夕相处了十五天的医护人员们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伤的这些日子里,医院的亲人给过我太多的帮助,处处为我们着想,现在要走了,真还有点舍不得……来医院治疗已有十多天了,辽宁人民的关爱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目前我的身体完全恢复,现在正是重建家园的时候,感谢辽宁中医和辽宁人民,是你们给了我健康与快乐,我会用它去建设自己的家乡。辽宁中医人也在心底默默的祝福他们一路平安!祝福未来的四川更美丽!
(院务部宣传办)
我院第三批灾区伤员出院
继6月13日和6月20日两批四川伤员出院之后,我院又将有4名四川伤员于6月27日6时30分,满载着我院全体医务人员的爱心,踏上返乡的旅程。临行前,院领导对每名即将返乡伤员进行慰问,并送去1000元慰问金,以表达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在“5·12特大地震”受灾同胞的深切关注和最真挚的爱。
此次返乡的4名伤员经治疗已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其中一名50岁的女性伤员因颈脊髓过伸性损伤,入院时呈截瘫状态,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现四肢肌力均达Ⅳ级或Ⅳ级以上,可独立行走。这无疑是中医人精湛医技和对灾区人民无限爱心的最完美体现。我们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可以抚平一切创伤。 (医务部)
爱心永驻再谱新篇——我院全面开展四川伤员康复诊疗工作
为了让四川伤员在“爱心病房”里得到最好的救治,常务副院长于世家带领从各相关科室抽调业务骨干投入到紧张的治疗工作中。
6月6日距四川伤员转入已经2周余,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除个别重伤病人外,大部分伤员已进入到急性损伤后的康复阶段。为保证每一位伤员得到最全面的医疗救治,尽早康复,按照我院四川伤员救治领导小组的指示,由神经内科王鹏琴教授、海英副教授、康复科宋哲主治医师、推拿科傅博医师和康复治疗室李雪娜主管护师组成的“康复组”进驻爱心病房,全面展开对四川伤员的康复诊治工作。他们与治疗组医生一起检查确定了需要康复治疗的伤员,并针对每一名伤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康复治疗计划。当日,康复治疗就在王鹏琴教授主持下有序展开。“康复诊疗”是我院爱心救治的一个新起点。针灸治疗、手法按摩、功能训练等各具中医特色的康复手段为加速伤员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医务部)
我院工会向灾区伤员发放慰问品
端午节前夕,我院工会主席刘宇新代表医院与工会全体成员向灾区伤员发放慰问品。刘主席来到病房细心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生活状况,亲切询问他们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穿的怎么样。伤员们都说医院照顾得很好,辽宁中医就象自己的家,医护人员就象自己的亲人一样,什么也不缺了。这一天每位伤员及家属都收到了一套内衣裤、几双袜子等用品,工会还为男伤员带来了剃须刀。当工作人员把风味不同的粽子端到伤员面前的时候,一种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一种温馨充满了一间间爱心病房,身在异乡的伤员和全国人民一样过了个幸福的节日,感觉到家的温馨。
辽宁中医正在用精湛的医术,真诚的关爱,体贴的服务把人间的大爱无微不至的传递给四川的同胞,天灾无情人有情,辽宁中医情更浓。 (宣传办)
给伤员最贴心的护理服务
为使灾区伤员在我院得到妥善护理,护理部不但从全院挑选了20余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对伤员进行一对一护理,还特别安排有一定护理常识和经验的志愿者对重症伤员进行陪护,并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经过一周的治疗与护理,大部分伤员的病情得到控制并日渐好转。
几天来,病房里总是听到病员们有这样一种呼声,“希望吃到家乡菜”。老护士姚莲凤老师听到后,利用休息时间买来了辣椒、酱和各种配料,在周围的四川人指教下亲自下厨,为伤员们做了满满一锅的辣酱,分装后送到患者床前。这香喷喷的家乡辣酱让伤员们胃口大开,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5月29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住在脑外科的一名伤员病情突然发生了变化,医院立即组织了强大的医疗护理救治组。护理部主任朱江、科护士长谢静萍、骨二科护士长王宇、脑外科护士长李莉、心胸外科护士长马莹、骨一科护士长鲁静、供应室护士孙亚茹和总值班护士长康海静立即投入到抢救病员的战斗中,骨二科老护士徐跃华也加入进来。大家围着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监护、准确的执行医嘱、陪检……一直忙碌到深夜十一点多,大家才想起还没有吃晚饭。脑外科护士长李莉、责任护士王丽颖更是连续奋战30个小时。
为确保这名伤员平稳渡过危险期,5月30日清晨,朱主任又再次调集了全院的护士长到骨二科为所救治的伤员上了特护,以加强周六、周日及夜班的护理工作,她们都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全力参与到救治之中。6月2日,老护士张羽洁、崔绍芝、王淑琴、李立先不顾自己年龄较大,身体多病也来到爱心病房加入到护理伤员的队伍中。
此时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目的也只有一个:一定要给伤员最好的照顾、最贴心的关怀、最科学的护理方案,让伤员早日康复重返家园! (护理部)
抗震救灾研究生志愿者在行动
5月24日,随着四川伤员被运送到我院,全校师生高度关注。研究生学院的方振伟、南明花、石艳刚等18名同学立即报名参加了“爱心志愿者”,经医院研究生办主任黄丽霞老师及心理科主任贾智捷进行的心理疏导方法培训后,志愿者们于27日正式“上岗”。每天,他们胸前佩戴着“爱心志愿者”的红心形卡片,面带着微笑,细心体贴地为四川伤员们服务。早上为每个伤员分发报纸,上午把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及慈善机构捐助的食品、水果、鲜花等一一送进病房,让伤员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下午协助护士为爱心病房打扫卫生,为伤员营造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们的身影。陪护伤员们作检查,只要是行动不便的,志愿者就忙前忙后地抬上抬下,保证伤员安全送到、平安返回。
研究生志愿者们的工作得到了四川伤员和医院领导及同志们的一致赞扬。今天乃至明天他们的工作还将继续。“真心、真诚、真爱,心手相牵,万众一心,共建家园”是志愿者们心中的目标,他们要将爱心进行到底!请记住这个充满爱心的团队,记住第一临床学院2007级这些研究生志愿者他们的名字是:方振伟、南明花、石艳刚、刘婕宇、荣鸽璇、刘娟、丁淼淼、卞蓉、山峰、徐明、尹世奇、万亮、王东、孟达、吕希利、姜维娜、于莉、王淑静。 (临床研究生办)
我院骨二科为志愿者举办护理培训讲座
5月30日晚上7点,已经退休的赵红光老师,在我院骨二科病房为志愿者举行了护理培训讲座。此次讲座旨在让志愿者能够更细心、更专业的护理好伤员,让伤员在我院受到亲人一样的呵护。
讲座中赵老师总结出3句话:(1)人员固定;(2)责任到位;(3)坚守岗位。她说:我们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这是特殊时期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对病人治疗与康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好比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护理患者时,在饮食、二便等各个方面都要细心、耐心。我们当班的时候绝不能离开伤员半步,不允许有一丝的闪失,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赵老师还针对重患的护理做了详细的讲解。赵老师专门负责护理的汤秀清大娘,是伤员中唯一没有家属陪伴的人。一段时间以来赵老师无微不至照顾着大娘,大娘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赵老师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大娘的伤是脊椎骨折,大便需用排便器,可放在腰下的排便器会增加大娘的痛苦和病情,于是赵老师为了让大娘排便方便,就发明了一个简易的大便器,并且教大家怎么使用。赵老师以自己从事35年护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给志愿者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护理课。 (宣传办)
特殊的节日
“孩子,还疼吗?你要坚强,一定会好起来的。”这是一位副省长像妈妈一样亲切的话语。六一国际儿童节上午,副省长鲁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校长马骥、副校长杨关林及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的陪同下来到我院爱心病房,看望四川来沈的伤员。小林秋是我院接收的病情最重的伤员之一,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鲁昕副省长轻抚着林秋的头,仔细询问孩子的病情,同时送给小林秋百科全书及MP3作为节日礼物,当得知林秋的手术很成功,不久就能下地走路的消息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鲁昕副省长说:“孩子,今天是你的节日,虽然你离家千里,但是这里就像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你有什么愿望吗?”小林秋说:“谢谢阿姨,我的愿望就是尽快好起来,好好学习,重返我的家乡,好好报答大家对我的关心。”
林秋从小就有个愿望,想坐着飞机,飞翔在美丽的天空。六一前,桃仙机场安检办一行十一人来到病房看望了小姑娘。安检站站长兼党委书记李舒宁及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代表为小林秋带来了一架飞机模型,还有慰问金、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以及六一儿童节贺卡等。市总工会的领导及劳动模范代表也在六一前看望了小林秋,并带来了大家的祝福。
6月1日这天,沈阳市第七中学、淮河小学的师生代表分别来到医院看望林秋,这一切都让林秋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为林秋带来的节日礼物有书、画笔、可爱的娃娃、玩具熊、幸运星、千纸鹤,在大家的一首《隐形的翅膀》的歌声中,小林秋快乐的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宣传办)
农工党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部为灾区献爱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害给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情牵动着每一位农工党员的心。农工党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部第一时间召开动员大会,要求每个农工党员要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立即行动起来,各尽所能,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
支部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身的医疗卫生优势,纷纷向有关部门报名参加医疗队渴望前往灾区参加医疗救援工作。支部主委刘岩、马进在四川伤员到达我院的第一时刻就投身病员的诊疗工作中,并和其他医护人员一道抬送伤员,耐心细致的检查、会诊、治疗,让伤员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王东医生还被抽调参加重症监护工作,连续七十多小时没有离开过病房。他们那精湛的医术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得到了灾区群众的好评。
截止5月15日,农工党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部党员分别参加了各自单位及农工党市委会的捐赠。据不完全统计,支部十四名党员共累计为地震灾区捐款三千三百五十元。大家还纷纷表示: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我们的情谊真挚,我们还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灾区群众献爱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农工党支部)
英雄归来——我院第二批赴四川灾区医疗队返沈
6月11日18时40分,我院9名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医疗队员完成了光荣的使命返回家乡。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丛丹江代表辽宁省卫生厅迎接抗震救灾的英雄们回家,学校副校长石岩、康廷国、学校副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杨关林、学校医疗处、校办领导及附属医院班子全体成员、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各位医疗队员的家属也来到机场迎接。这批队员医生是普外科王元浩、神经内科曹铁军、皮肤科隆庆坤、感染科梁宏;护士为鲍淑红、徐洪洁、董晶娜、刘悦、武文斌。
离飞机着陆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沈阳桃仙机场的侯机大厅里已经站满了人,有拿鲜花和花环的、有拿礼物的,有拉横幅的,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机场的出口处,等待英雄们的归来。几分钟后,在机场出口处出现了我们的英雄们,他们都身穿上面写着“生死不离”四个字的白上衣,皮肤已经晒得黑黑的,但依然精神抖擞。队员们刚一出来,省卫生厅及学校、附属医院的领导为英雄们献上了鲜花,亲切的说了一句:“你们辛苦了”。
这支医疗队5月25日出发,在灾区工作了18天,是目前我省医疗队支援灾区时间最长的一支。虽然灾区的条件很差,生活很苦,但是我们的队员圆满地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们为灾区人民带去了辽宁中医人的祝福,体现出了辽宁中医医护人员的爱心、能力以及品质。 (宣传办)
感谢信
尊敬的省卫生厅领导、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领导:
我们是四川受灾患者,5月24日来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进入病房,一股暖流涌进心田,印入眼帘的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病房“爱心之家”。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液晶电视,家里常用的物品都准备得细致入微。每名医护人员都像是我们的亲人一样嘘寒问暖,医生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不时地来到我们的床头为我们检查会诊;病房里出现很多帽子上带着横条的护士身影,后来我们才知道她们都是专门被派来照顾我们的护士长。辽宁中医的医护人员用高超的医疗技术治愈我们的病,用温馨的呵护抚平我们受伤的心,而他们自己没有休息一天,以医院为家,和我们吃住在一起。每天三份报纸,使我们能及时了解家乡的情况;每日三餐变换不同的美食和水果,为我们提供快速康复的营养;每个床头挂上中国结,鼓励我们战胜灾害,战胜疾病,早日康复,重返家园。
多少个日日夜夜,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使我们倍感亲切。省卫生厅的领导,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校长马骥、副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杨关林、医院党委书记何欣等领导经常来到病房探望我们,了解病情,详细过问每个细节。我们能康复得如此之快,全靠附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我们的悉心照料,我们不知用什么方法来感谢他们,只能在这里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感谢!再次对他们表示感谢!
全体到辽宁中医接受治疗的四川患者 2008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