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杏林之声》总第一七七期

发布时间:2009-06-09 浏览次数:

杏林之声 2009年5月26日 第五期 总第一七七期

我院严密部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本报讯 5月13日,医务部再次召开防控“甲型H1N1流感”全员培训大会,严密部署防控工作。杨关林院长、姜树民副院长等院领导出席大会,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医务部于睿主任主持。

会上,杨院长指出我院要科学防控,作为公立医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项防控工作。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防护,圆满完成此次流感防控工作。姜树民副院长部署了我院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明确指出预检分诊工作是重点,并针对我院防控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多次开展培训、启动发热门诊及专家会诊制度、完善医疗应急队伍建设、认真执行零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医务部于睿主任向全院医师传达了最新接收到的有关甲型H1N1流感相关文件。感染科卢秉久主任为全院医护人员解析甲型H1N1流感最新防治指南。呼吸科徐艳玲主任对急性发热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详细讲述。

此次培训的目的,是让全院医护人员更进一步了解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相关知识,明确流感(疑似)患者处理流程及自我防护措施。相信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院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我院必将圆满完成此次甲型H1N1流感防控任务。 (医务部)

我院举办“新生活 新风采”“5.12”护士节暨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

本报讯 5月12日,我院护理部举办了主题为“新生活,新风采”的纪念“5.12”护士节暨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明玉,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杨关林,党委书记于世家,副书记罗智博,副院长关雪峰、张兰、姜树民,纪委书记胡海峰等领导及全院职工代表,我院社会监督员代表等出席了纪念活动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纪念大会由护理部主任朱江主持。

会上,姜树民副院长首先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全院的护士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对我院的护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颁发了2008年度“国家、省、市、院优秀护士、明星护士”等奖项。杨关林院长对未来我院护理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二是要认真履行护理人员的责任,优质服务,打造我院护理工作的高原和高峰;三是要树立我们自己的中医护理品牌;四是以病人为中心,打造全新的护理理念。最后,王明玉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护理工作者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用实际行动实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工作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纪念大会后,欢快的开场舞蹈《我的青春我做主》拉开文艺汇演的序幕。整台节目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劲歌,优美的舞蹈表演,精彩的诗朗诵……相声《就差钱》、手语舞蹈《最好的未来》及反映抗震救灾场面的舞蹈《那一年,这一天》等节目都让人印象深刻。最让人感动的是宣传办林沛主任亲赴四川精心制作的纪录片《连线汶川》,它反映了曾经在我院救治的小伤员宣林秋目前的恢复情况,使我们这一颗颗牵挂的心得到很大安慰。14点28分,全体参会人员起立与全国人民一起缅怀在去年四川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的生灵。文艺汇演在舞蹈《爱》的温暖意境中圆满结束。 (护理部)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内涵建设

——我院召开开放式民主生活会

本报讯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医院党委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5月22日下午,召开了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内涵建设”为主题的开放式民主生活会。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马骥,副校长、附属医院院长杨关林等学校领导和我院班子成员参加了本次民主生活会。各党支部书记、中层干部等列席了本次民主生活会。会议由医院党委书记于世家主持。

在民主生活会上,医院党委书记于世家、党委副书记罗智博、副院长关雪峰、张兰、姜树民、纪委书记胡海峰等班子成员相继做了发言。大家认真深刻地谈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并结合分管工作查找不足,分析解决一些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热烈、和谐、务实的氛围中,大家纷纷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杨关林院长谈到:我们要认真解决通过本次学习实践活动查找出的问题,明确目标,制定好我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尤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在原有成绩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马骥校长对我院组织的本次开放式民主生活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我院近期工作和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并希望附属医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按照医院“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打造临床研究基地,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继续努力。

(院务部 党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服务农民 造福社会

——我院“百名医生进乡村”大型医疗援助行动

本报讯 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学习活动总体要求与医院医疗工作相结合,我院于5月6日在阜新市彰武县启动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民、造福社会”为主题的 “百名医生进乡村”大型医疗援助行动。

医院领导班子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医院院长杨关林、党委书记于世家亲自带队,选派有丰富临床经验的20余位专家组成专家医疗组,带着农民兄弟急需的常用药、特效药和简便的医疗器械于5月6日早6:00从医院出发。当地农民群众对我们的义诊活动非常欢迎,大家都说:“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的医疗服务,让专家瞧病,真是打心里高兴。”义诊场面更是非常热烈,虽然专家们顾不上喝口水,但义诊现场还是排起了长队。看着患者急切的眼神,杨院长、于书记也亲自为患者诊病,耐心地为乡亲们讲解健康知识。考虑到有部分患者因病行动不便,我院组织了专家小分队,头顶烈日赶了几里山路走进当地农民家中提供医疗服务,乡亲们都很感动,握着我们医护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在近三个多小时的义诊活动中,我院为近千人次提供了医疗服务,包括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得到了阜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同时,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

义诊活动后,我院与当地医院沟通,将义诊活动中筛查出的符合手术要求的五名眼病患者作为与彰武县医疗援助行动的对接患者,她们的手术费及相关一切治疗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

5月13日上午,受惠于本次医疗援助行动的五名眼病患者中的三名来到我院。医院为她们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医院院长杨关林、党委书记于世家、副院长姜树民等院领导及医务部主任于睿、护理部主任朱江、眼科医护人员等参加了欢迎仪式。在欢迎仪式上,杨院长首先代表医院对患者及家属来我院治疗表示欢迎,并和于书记、姜副院长为每位患者送上一束鲜花,祝她们心情愉快,早日康复。随后,院领导和每位患者及家属亲切握手,详细地询问了她们的病情,并叮嘱眼科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生活等各方面都要照顾好。

5月14日下午和5月15日上午,眼科已分别为三名患者实行了白内障手术。为了更好地照顾三位患者,眼科专门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作为三名对接患者的责任护士。眼科主任朱宁云介绍:三例手术很顺利,目前患者术后恢复得很好,相信她们将很快恢复正常视力。患者及家属纷纷表示:非常感谢辽宁中医药大学和附属医院为她们提供免费的手术和治疗,切实解决了她们的实际困难,为她们带来光明和健康;感谢院领导和眼科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有位患者说:这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好的医院,而且医生和护士对她们就像亲人一样,她的耳朵有时听不清楚,护士就一遍又一遍地说给她听,直到她听明白为止,没有一点不耐烦。另一位患者说:院长和书记有很多工作要忙,她没想到自己住院后院长和书记亲自来看望,还送来那么漂亮的花,自己能来到这里治疗很放心。患者及家属都表示:在这里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和优质精湛的医疗服务。 (医务部)

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工作全面展开

本报讯 进入5月,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公布后,医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基地建设的筹备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一、总体目标

1、创建一个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临床研究管理体系 。2、建立创新中医药传承模式;建立中医诊疗规范与技术推广体系。3、以三个重点病种研究为示范,带动中医疾病防治和诊疗技术体系研究 。4、打造四个高水平的临床基础研发平台5、造就一批创新研究团队和行业领军人物。

二、总体思路

重点建设五个工程:一个基地——中医临床科研基地;两个研究中心——中医药临床经验传承中心、中医诊疗规范与技术推广中心;三个重点病种——冠心病、小儿脑瘫、萎缩性胃炎;四个研发平台——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平台、中药新药研发平台、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学平台、中医药信息平台;五个科技创新团队——冠心病研究团队、小儿脑瘫研究团队、脾胃病研究团队、科研方法学研究团队、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团队。

三、基地工作进展

1、医院成立基地建设办公室。2、医院在申建时确立的基地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并对重点病种进行进一步论证,将各部分的任务明确落实。

四、全面开展基地建设工作

1、两个研究中心建设:中医药临床经验传承中心——创新传承模式;中医诊疗规范与技术推广中心——国际交流、国内推广。成立中医药临床经验传承中心,设立开放式学习工作站,接受优才、博士、硕士等各类研修人员继承名医学术经验。国际交流: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合作办学,拓宽中医药的国际影响。2、三个重点病种研究——萎缩性胃炎、小儿脑瘫、冠心病 。完成三个重点病种的行业诊疗指南;重点病种特色疗法、特色技术的标准操作规范。形成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转化的中药新药品种。建立三个病种的中医相关数据库。3、主要建设四平台: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平台、中药新药研发平台、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学平台、中医药信息平台。

五、预期成果

使医院成为临床研究示范基地,临床疗效评价基地,临床研究成果推广基地,中药新药研发基地,中医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合作交流基地。打造一所医疗环境优美、设施精良、科研设备先进、中医特色突出的现代化标志性中医院。 (科研处)

我院举行弱电系统工程终验报告签字仪式

本报讯 我院新建病房楼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自2008年4月开始进场施工,2009年5月前全部系统通过系统终验,于2009年5月8日举行终验报告签字仪式。医院院长杨关林、党委副书记罗智博、副院长关雪峰、纪委书记胡海峰等院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医院、监理公司和承建单位分别对弱电系统进行了总结,最后三方联合签署了终验报告。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包括13个子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2.计算机网络系统。3.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先进的卫星接收播放系统,可为日后长期使用节省大量收费开支。4.病房呼叫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模式。5.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全楼实施了全方位监控。6.防盗报警系统对重要区域和全部护士站进行布控。7.停车场系统搭建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平台。8.门禁系统提供安全防范措施。9.巡更系统为医院安保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10.楼宇自控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将营造一个高效、节能、舒适的医院环境。11.多媒体会议系统。12.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13.机房工程为网络系统核心设备创建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数字化办公室)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圆满结束

本报讯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于4月21日正式拉开帷幕,在张兰副院长的指导下,临床研究生办公室负责整体协调工作。在各学位点的积极努力及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第一临床学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圆满完成了本次复试工作。

本次招生复试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第一临床学院8个硕士学位点计划招生总人数为226人。由于临床各学位点散在临床各科,临床工作繁忙、复试人数众多、时间紧、任务重,是摆在各个学位点面前的首要难题。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内科学两个学位点,招生人数多,横跨多个三级学科,但各个学位点负责人及指导教师没有叫苦叫难,而是精心准备,周密安排,认真落实。

复试工作共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主体复试阶段,时间为4月21日~27日,主要针对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一批调剂生源,共复试210人;第二阶段为补充调剂复试阶段,时间为5月6日~8日,共复试16人。虽然本次复试工作正值五·一假期,但各学位点负责人及指导教师都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克服困难,甚至放弃了上下夜班后的休息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次复试工作。 (临床研究生办)

呼吸内科举办“世界哮喘日”专家咨询会

本报讯 2009年5月5日是第11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You Can Control Your Asthma,即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据调查,在我国据估计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而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为了向哮喘患者宣传和普及哮喘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5月5日,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徐艳玲教授组织的“世界哮喘日”大型专家咨询大会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举行。会上,专家为广大哮喘病患者提供了免费的医疗、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公众的哮喘防治知识,强调哮喘患者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使人们认识到支气管哮喘是可控、可防、可治的。同时在哮喘的防治规范中,应积极发挥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优势,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通过调理哮喘患者的脏腑气血,平衡阴阳,增强免疫,防止复发,突出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呼吸科)

脑动脉瘤破裂——谈虎色变

脑动脉瘤又叫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一种异常突起,据估计在美国,一生中患动脉瘤的人数多达17人中就有1人。脑动脉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最常见的年龄段是35~60岁。脑动脉瘤通常在破裂时被发现,其出血可进入脑实质或者一个名为蛛网膜下腔的紧贴脑组织的间隙中。脑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导致脑损害或者导致患者死亡。超过50%的患者会在出血后30天内死亡。在存活者中,大约有一半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脑损害。所以说,谈到动脉瘤很多医生惧怕,如谈虎色变。未破裂的动脉瘤通常需要接受治疗以防止其出血。一旦动脉瘤破裂后,主要的治疗目的是防止其再出血,防止潜在的永久性脑损害,并且降低其复发的危险。

动脉瘤的治疗:(1)开颅行动脉瘤夹闭;(2)微创经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这两种技术都是高端技术。

近期我院脑外科收治两名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男、一女,年龄分别是62岁、61岁。男性患者在向家属交待病情时突发再次破裂昏迷,接近脑疝,病人来不急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我们当机立断开颅探查,发现为大脑前交通动脉瘤,大小约0.5×0.6cm大小,已破裂出血,正喷血。我们快速使用一把特制的微小金属夹把动脉瘤颈夹住,清除血肿手术在显微镜下经历了5小时,病人术后当天清醒,语言无障碍,四肢活动良好,10余天后康复出院。

女患者经DSA全脑造影为大脑前A2段动脉瘤,因经济条件有限,选择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手术经历4小时,术后10余天康复出院,无任何后遗症。

目前认为开颅损伤大,介入损伤小,但是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他各种因素。如果已形成血肿脑疝,则以开刀为主;如果条件允许,则以介入为好。从2005年到目前,我院脑外科通过介入治疗动脉瘤已成功救治了30多名患者,开颅手术治疗20多名患者。除一例介入治疗,因病人年龄过高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其余介入治疗经过4年随访,效果颇佳。开颅手术中有4例,术后合并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例因脑血管痉挛缺血治疗无效而死亡,其余患者4年随访效果良好。 (神经外科)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猪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新型猪流感病毒,人感染猪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本预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添衣物。 2、“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规律。3、“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

二、饮食预防: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二白汤: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沸热饮。姜枣苏叶饮:苏叶3克,生姜3克,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苏叶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桑叶菊花水: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薄荷梨粥:薄荷3克,带皮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另外,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鲜败酱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鲜马齿苋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三、药物预防:1.成人:(1)桑叶10克 白茅根15克 金银花12克。功能:清热宣肺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2)苏叶10克 佩兰10克 陈皮10克。功能:健脾化湿,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3)大青叶5克 紫草5克 生甘草5克。功能:解毒清热,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连续服用3剂,在感冒流行期间可再服用3-5剂。在流感流行期间可广泛服用。2.儿童:藿香6克 苏叶6克 银花10克 生山楂10克。功能:清热消滞,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1、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减量服用;2、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四、其他:根据中医和民间传统,多用具有芳香化浊类中药,制成香囊或香薰,具有除瘴避秽的作用,如苍术、艾叶、藿香、山萘等。

我院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本报讯 5月12日,我院邀请来自科研、教育、公安等领域的社会监督员在机关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医院党委书记于世家、纪委书记胡海峰、党办主任王欣宇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我院聘请的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员踊跃发言,为我院的更好发展献言献策。大家充分肯定了医院近期在建设诊疗环境,特别是新病房楼的顺利启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监督员们本着为医院更好发展服务的原则,对医院近期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于世家书记认真听取了监督员们的发言,同时代表我院班子成员及全院职工感谢监督员们长期以来对我院的关心与关注,并向监督员们介绍了我院目前在防控流感方面所做的部署及未来整体环境建设规划等工作。监督员们表示:监督工作是一份责任也是义务,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在医院和社会之间发挥良好的纽带作用。遇到问题多观察、多思考,既以一个普通患者的角度调查研究,又以医院一份子的心态分析问题,为医院更好的发展服务。我们身边的辽宁中医发展好了,我们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座谈会后,监督员们同我院领导及医护人员共同参加了我院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大会暨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活动。 (院务部 党办)

学习科学发展观 开阔视野促发展

——辽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房广顺院长来我院做报告

本报讯 在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有序开展之际,为使大家开阔视野,更好地理解我国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医院开展的“五种意识”教育活动,增强我院职工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5月13日下午,受我院邀请,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房广顺院长来我院做了题为“当前大国战略关系若干特点”的报告。我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民主党派主委、正高职人员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医院党委书记于世家主持。

在报告会中,房教授主要围绕: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状况及发展趋势,主要大国间相互关系的特点等相关内容重点解析中国在世界关系格局中的重要位置及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房教授深入浅出,结合世界大国战略关系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使大家进一步深刻理解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政治格局、开阔了科学发展的视野。

报告结束后,医院党委书记于世家代表医院向房教授为我们做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此次报告会,结合我院正在开展的“五种意识”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进而更好地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将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

(院务部 党办)

干诊党支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科室可持续发展

本报讯 5月4日,干诊党支部召开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会,全体医护人员在科室党员的带领下,学习热情高涨,都积极地为科室的发展谋划新思路。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必须结合干诊科的实际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并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把优质服务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全员、全程、全优服务。

例如:科室医护人员积极地开展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洗、针灸、火罐等特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白老是一名焦虑症的患者,医生通过辨证针灸取穴、结合中药汤剂口服,进行多发面调治,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干诊科患者均年近八旬,年老久病、多病,口服药物种类繁多,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正确服药,医生就把患者每天的用药按时间顺序填写清楚,交给患者及家属,方便患者服药;徐老是一名冠心病、房颤、心衰患者,得知自己患有上诉疾病后焦虑、精神紧张,经治医师得知情况后认真地为其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如何积极治疗,并给予与疾病相关的饮食、运动、锻炼方面的指导。渐渐地,徐老看到了疾病好转的希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尹老是一位骨关节炎患者,行走不便,行动迟缓,亲人都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科室医护人员轮流值班,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赠送了护膝和拐杖。在大家精心的照顾下,尹老的病情很快的好转……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科室的各项工作都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干诊党支部)

血液肿瘤党支部 落实科学理念 冲破发展瓶颈

本报讯 5月4日,血液肿瘤党支部贯彻落实学校、医院党委部署,召开党支部会议,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会议由党支部刘宝文书记主持,血液科与肿瘤科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中,根据“分析检查阶段”要求,血液科刘宝文主任、肿瘤科殷东风主任做了主题发言,就血液科、肿瘤科现存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检查,找出与科室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努力寻求解决方法,促进科室全面科学的发展。全体党员进行了补充,大家一致认为血液科、肿瘤科从独立分科开始,两个科室的工作量大幅增长,在科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特色疗法尚未改进、提高,未能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目前,血液科、肿瘤科已经开展了穴位贴敷、艾灸、耳穴压籽、穴位注射等疗法,如何将现有疗法与科室疾病谱、科室现有诊疗技术有效结合,使传统疗法发展成为特色疗法,改变治疗手段较单一的现状,是两个科室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刘宝文书记提出:要时刻牢记 “科学发展,人文医疗”的理念,在医疗改革来临的今天,要转变观念,摒弃以药养医的旧俗,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出发点,让广大患者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综合治疗。

支部会议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结束。通过此次会议,全体党员一致认为,上述问题应该在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明确提出,加强认识,努力解决,以冲破瓶颈,使科室实现科学发展。 (血液肿瘤党支部)

第一临床学院 践行科学发展观 加强五种意识教育

本报讯 为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学校党委开展“五种意识”教育的工作部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道德情操,第一临床学院于5月13日晚举办第四期名家讲坛,特别邀请学校宣传部王斌部长为同学们作报告。

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的五种意识教育,即党的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大家充分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取得了今天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民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责任意识的不断加强才形成了今天和谐的社会。大家进一步深刻理解了“五种意识”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大家纷纷表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仰,在青春路上脚踏实地,以五种意识为向导,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一临床学院)

中国致公党辽宁中医药大学支部

学习杜青林同志重要讲话推进我院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本报讯 5月3日,中国致公党辽宁中医药大学支部开展以“学习杜青林同志重要讲话,推进我院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为主题的支部讨论会。为配合医院党委的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促进医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这次活动中的作用,我支部有如下体会:1、任何社会、国家、政党都需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才有进步。2、一个单位要在同行业中有竞争力,也要发展自身,不断完善自身。3、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主党派成员要准确把握统战工作功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献策。4、各民主党派成员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搞好支部建设,为学校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我支部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术讲座,参加医院党委举行的义诊活动。致公党支部决定帮扶1-2名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中国致公党辽宁中医药大学支部)

简讯

5月4日,团市委和沈阳市卫生局团委联合举行了市级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的表彰会。我院美容科荣获“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ICU护士长王丽颖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

(团委)

我院宣传办林沛主任在2008年的宣传报道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卫生与生活报社评为优秀特约记者并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 (院务部 宣传办)

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5月8日在全院开展了全民读书月图书捐赠活动,医院党委以支部为单位,积极组织落实并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内容之一,确保了捐赠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公益性和实效性。全院共捐赠图书570册,其中药剂党支部、医务设备党支部等捐赠的图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突出。此次活动还得到制剂中心、机关和后勤的大力支持,制剂中心提供了包装纸箱,医务处协助搬运图书,车队安排车辆运送图书,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院务部 党办)

我院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后,硬件设施得到全面提升,为给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营造更加和谐亲切的护理氛围,护理部在全院开展了“温馨护士站”的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医疗质量第一、服务态度第一、病人利益第一、医疗声誉第一”。目前活动已进入最后评比阶段。 (护理部)

精湛医术祛病痛 爱心回访送关怀

——回访我院救治的四川小朋友宣林秋纪实

宣传办 林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院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爱心回访”,回访对象为我院在汶川地震后救治的四川伤员,13岁的宣林秋小朋友。带着杨关林院长、于世家党委书记等院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全院医护人员的惦念牵挂,我和骨二科主任、也是使宣林秋小朋友重新站起来的程国田教授及电视台记者一行三人踏上了前往四川的爱心回访之旅。

4月22日,我们到达了四川成都,顾不上旅途的疲劳,立即乘车前往小林秋的家乡——距成都约200公里的偏远山区什邡县。4月的四川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沿途虽然还有些断墙残垣,依稀让人们回忆起一年前的伤痛,但更多看到的是已经重建的各式建筑和一排排整齐的板房。当地人们的脸上也少了痛苦和无助,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中行驶着,我们的思绪也回到了一年前的5月24日,小林秋作为我院接收的四川伤员之一入住了我院精心布置的“爱心病房”。小林秋之所以特别受关注,是因为年仅13岁的她一路被担架抬到沈阳,已被四川当地诊断为第一腰椎暴裂骨折合并双下肢不全瘫、马尾神经损伤,基本上失去了站立的可能,余下的人生要在床上一直躺下去。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地震灾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小林秋和妈妈那悲伤又无助的眼神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经过我院骨科及相关科室专家们认真多次地会诊、讨论,一致认为要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在杨院长的亲自指挥下,举全院之力、争分夺秒地与病魔赛跑,特别是专门从北京购进相关的手术器械,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即做好了手术前的一切准备。手术由我院优秀的骨科专家、骨二科主任程国田教授主刀,为小林秋做了腰椎切开复位减压术联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从医学理论来讲,伤员经过10天以后重新站起来的希望很渺茫。也许是程主任精湛的医术使病魔望而却步,也许是小林秋的不幸和我们的大爱感动了上苍,手术非常顺利地成功完成了。在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爱的奇迹发生了,术后一个月,小林秋就可以在支具的协助下自由行走,在此类手术中属于恢复得非常好的。转眼间,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小林秋的身体恢复得怎么样,惦记了很久的我们真的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小林秋。

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到达了小林秋的家。在政府的帮助下她家已经建起了新瓦房,虽然屋内还是水泥的墙壁,但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小林秋的父母看到我们很激动,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我们询问了小林秋的身体情况,恢复得如何?林秋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们小林秋恢复得很好,现在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行动自如、能蹦能跳的,每天都可以健健康康地去上学了。她拿出最近拍的片子给程主任看,从片子上显示一切正常。从我们进门开始,林秋妈妈一直握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她眼里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回想当时一家人听到女儿的情况时,真是如晴天霹雳,林秋更是绝望极了。每次看到其他小朋友正常的行走、玩耍,她都会蒙着被子哭,受伤后性格也变得很内向,几乎都没有笑过。看到孩子痛苦的模样,我们做父母的更是心如刀绞。感谢我心目中最好的医院——辽宁中医,感谢辽宁中医的院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对我们的关心,感谢程主任,您不仅是做成功了一例手术,更是给了林秋一个健康的人生,给了我们全家一个美好的未来。

随后,我们步行了20分钟的山路来到林秋上学的学校,在几间平房里传出了孩子们朗朗的书声和清脆的笑声。一见到我们,小林秋高兴地跑过来抱住了我们,她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和我们兴高采烈地谈论起学校的事情,让我们特别高兴的是小林秋还获得了两张学习优秀的奖状。在学校的医务室,程主任对小林秋的身体情况做了检查,结果为:下肢肌力五级,生理反射正常,感觉存在,行走自如。看到她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很好了,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高兴地玩、快乐地笑,学习也很优秀,我们真的很高兴、很欣慰,一年多牵挂着的心也可以放下了。程国田主任和我代表医院送给小林秋一束鲜花和一篮水果,虽然礼物价轻,但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关怀和祝福却无比深重。我们希望她平安健康的成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最后,小林秋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一直关心和帮助她的好心人表示感谢。特别是在5.12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对辽宁中医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许多感慨,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悬壶济世、杏林飘香,这是一个无比高尚与神圣的职业,也是充满责任与爱心的职业。它需要我们不但要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祛除病痛,更要用真心、爱心、细心、关怀我们的每一位患者,用医术的力量和医德的温暖点燃健康与希望的生命之灯。我们可以想象到,像小林秋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医生和社会更多地给予关怀。也许我们能做的很有限,但涓涓细流定会汇成爱的海洋,滋润着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来到四川,让人不由得想起2008年那些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再一次向在地震第一线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们表示我们崇高的敬意!你们那纯洁的色彩是撑起生命的希望,是照亮生命的曙光。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付出,淡定的表情中更显出职业道德的高尚。在那些震撼人心的日日夜夜,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生的誓言,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更感动着中国。

棋盘献谋 金剑格斗 国门封侯

——临床研究基地申报六十六天亲历

血液科 张会永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申报工作已经结束,那宏大壮观的场面、激烈紧张的气氛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初定指标,厉兵秣马4.21-5.8

2008年4月21日,我接到通知,参加我院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材料的组织编写,我深感荣幸。材料组分两个部分:科研组和医疗组,作为科研组的一员,我负责的是名老中医工作室和科研方法学中心部分的材料组织。

最初的几天,大家互相解读着申报指标体系,想尽办法收集着原始材料。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和着键盘的敲击声,形成一组别具风格的交响乐。为了拿到最真实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翻阅了医院和学校的档案室、图书馆,开启了尘封多年的老病志、老档案。在医院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材料组织齐备,五·一后初露雏形。

明确指标,励精图治5.8-5.19

5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6月10日前,将《申报书》材料报送。材料组马上重新编排整理,由于前期的工作基础,材料组很快按照新的指标体系完善了申报内容。在《申报书》中,涉及到很多重要数据,如门诊量、病例数、治疗率以及各级课题数目、经费等等,许多数据环环相扣,相互关联,迁一动百。大家抱着计算器反复核对着临床数据,不断为科研数据把关。经过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材料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申报材料的第二次修改。

专家上阵,指明方向5.23-5.25

院领导时刻关注着材料的进展,杨院长牺牲五·一假期审阅了初稿。在抗震救灾的紧张时刻,他连夜修改材料。离6月10日上报材料越来越近,为了保证材料质量,医院邀请了学校和我院多位专家在棋盘山对材料进行封闭审核。5月23日材料组架起投影仪,将材料放映到墙面,专家开始对材料进行逐字逐句修改,严把质量关。审核当天,每人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大家的写作水平离专家要求相差很远,有的材料甚至遭到了全盘否定。按照专家意见,我们连夜对材料进行了修改。修改完材料后,我们还能有几个小时的睡眠,而张君副院长却抱着打印的材料再次审核,这一审就是凌晨2、3点钟。在反复多次的审核修改下,材料渐渐趋近专家要求。专家为我们把稳了阵脚,指明了方向,是材料编写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反复论证,精益求精5.26-6.5

6月10日正飞奔着向我们袭来,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障材料组的高效运转,医院决定对材料组进行全面封闭,5月26日我们搬进了金剑大厦。5月31日医院特请国内知名专家给我们的材料“把脉”,6月4日和5日,医院再次邀请多位教授对材料进行最后审阅。一遍遍地修改,一次次地审阅,我们已经忘却了究竟几易其稿,只知道电脑上的文件名,由“某某某一稿”改到了“某某某十几稿”,后来害怕混淆,又由“某某某几月几日稿”改到了“某某某几月几日上午、下午或晚上稿”。

咬紧牙关,最后冲刺6.6-6.10

6月6日开始,金剑大厦,八楼房间,急促的脚步、紧张的呼吸、呼喊的对话,可以想象当时大家心急如焚的心情,和那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宾馆的屋子里坐满了人,在电脑旁前一坐就是24小时以上,困了在床边挤个小缝休息一会,累了就站起来走走换个坐姿,饿了就拿过面包啃两口。夜以继日,不分白天黑夜,每个人都有一颗极强的责任心,生怕出半点差错。震撼!震撼!7号那天,杨院长、张君副院长一步未动对所有申报材料盯着看了整整一天,饿了只是泡上一碗方便面,有谁知道7号晚上他们又是整整一夜未眠,更有谁知晓8号他们又是一步未动的盯着材料看了一天,字字推敲,句句斟酌。

材料终于如期印刷出来,满满装了33箱,看着挺实的封面,烫金的汉字,整齐的排版,材料组的每个人都不禁热泪盈眶……

重整阵容,迎接挑战6.11-6.17

虽然申报材料已经圆满完成,但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准备临床研究基地答辩。我们一边准备着现场答辩,一边焦急地等待着院长归来。当得知我们的申报材料准备的最充分时,大家心潮澎湃,信心倍增,干劲更足。

研究基地,上上上上6.18-6.25

6月18日晚上5点,北京国门路饭店,相同的房间、相同的电脑、相同的投影仪与打印机,唯一不同的是工作地点由沈阳搬到了北京,大家投入到新的战斗中。随后两天,各地中医院陆续入住。虽然近在咫尺,但我们却不知道真正的竞争对手在哪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充实自己,把所有的真正的实力拿出来,展现出来。

我们到达北京后,连续几天夜里都下雨,消除了北京的酷暑,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爽。每个队伍都有一位老专家在陪伴奋战,年过六七旬的专家陪同我们熬夜,那是怎样的感动!夜半的北京很静,天上稀星,地下孤灯,每台电脑前都有一双眼睛,不知饥困,不怕蚊叮,一坐就是天明……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团队,无往不胜!

院长陈述安排在了6月25号上午,我们有幸允许入内,一睹风采。杨院长陈述铿锵有力,掷地作声,吸引了所有专家的目光,大家惊奇的看着、听着,“东北建院最早……药理基地专业18个,位居全国首位……临床优才9名,优秀学员4名,位居全国首位……血脉病研究室国内仅有……”。杨院长的陈述不亢不卑,不骄不诌,自有中正之道,颇具大家风骨。最后他自信地说:“请相信我们,我们有能力保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我们有能力保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顺利实施,这也是我们所有辽宁中医人的共同心声!

后 记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申报及答辩工作已经结束,材料组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的精神在时时鞭策着我。掐指算来,从材料组组建到北京答辩结束,整整经历了六十六天,伴随着这个吉祥的数字,我们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取得了成功。更有意思的是,临床研究基地申报过程经历的场所名称颇具军事味道,“棋盘”、“金剑”、“国门”。在棋盘山我们进行了首轮封闭,由专家上阵出谋划策;在金剑大厦进行了全面封闭,模拟现场格斗演练;在国门路饭店进行了正式答辩,最终拜将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