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廉洁基因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孕育发展的廉洁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谓“不求曰清,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廉洁基因,潜移默化地强化中华民族崇廉尚洁传统,激励人们修身律己、廉洁用权的自觉自信,推动人们不懈追求廉洁政治目标,也为当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先进政治文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丰富营养。
廉洁文化的形成源于高度的廉洁自觉意识。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去污自洁、崇廉尚洁的自觉意识。儒家经典《周礼•天官•小宰》里有“六廉”之说,“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廉”被当做考核官吏政绩好坏、裁断高下优劣的标准。传统社会中的清官情结所蕴含的廉洁意识,在于其本身就包含了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历史上,百姓期盼清官、拥戴清官,官员亦以做清官为道德追求,历朝历代也不乏相应的政策制度,在选拔和考核官员上注重廉洁评价、道德要求。历朝正史亦为清官立传,司马迁撰《史记•循吏列传》,开中国正史《循吏传》之先河,二十四史中有二十部都有《循吏传》,记载了500多人。循吏者,因政绩卓著而受到朝廷表彰,因造福地方而为百姓所爱戴,因清廉、正直的政治品格而青史留名。如包拯、海瑞、于成龙等,正是“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他们身上的廉洁意识、道德修为,不仅在中国古代官员群体,而且在民间社会,都成为楷模。不少家训族规含有“廉”的要求,也是告诫后人勿与贪腐沾染。这种内在约束和文化传承,终使廉洁成为人们最具自觉意识的文化元素,将廉洁自觉意识深深根植于内心。
廉洁基因的价值在于增强廉洁自信的底气。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廉洁基因有文化自信作为内在支撑,必然能够形成强大的廉洁自信、廉洁定力。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志在天下”。《庄子•庚桑楚》中讲:“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以天下作比,足见胸怀之广大。中华文化的天下情怀,是以民族和国家为重,将小我融入大我。一个人志在天下,则难为利益所惑;一个人志在天下,则无所畏惧,勇于担当,能练就强大的自信力量,这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屈原在《楚辞》中说:“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朱熹在《楚辞集注》注解为:“是以君子之处患难,必定其心而不使外物所动摇,必广其志而不使为细故所狭隘,则无所畏惧而能安于所遇矣。”可谓一种肯定确切的解诂。汉代刘向在《说苑•至公》中写道:“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清代曾国藩说:“大丈夫当以澄清天下为己任。”这些人无不将毕生精力付诸天下之志。志就是信念、信仰,志在天下,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天下,自然自信,廉洁自信亦同此理。所谓“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坚定廉洁自信,能使人们对“廉”形成发自内心的信仰和根深蒂固的信念。
廉洁基因的传承在于养成廉洁自律的精神。廉洁自律是高层次的个人修养,也是党性锻炼的必然要求。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乏廉洁自律的精神基因,唐代张九龄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中写道:“不能自律,何以正人?”明代李东阳在《石公墓志铭》中说:“虽居官久,家无赢赀,亦以俭自律,不少变。”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也有“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的说法。中国古代崇尚廉洁、艰苦朴素,强调修身律己、反求诸己,讲究“心存敬畏、自我约束,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故而,廉洁之本在于自律,核心在“律”。律可谓之法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大凡畏惧法度者,必然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不用因违法乱纪而担惊受怕。律亦可谓之“心律”,由心所律、由心所束,是自我之律。东汉杨震暮夜却金,彰显的就是心律的力量。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勿欺于暗室”“君子慎独”等,均为此理。唯此,方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结合当今的话语,法律之律,解决“不敢腐”的问题;“心律”之律,能解决“不想腐”的问题,乃是根本之律。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常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