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医德——医务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发布时间:2007-08-29 浏览次数:

医德——医务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学习“人民健康好卫士”陈海新事迹有感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它不受服务对象职位高低、尊卑贵贱、老弱妍疵的制约,不带有任何社会背景和功利色彩,只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事业。

我国是古老的文明国家,随着中医学的诞生,相应地对古代医学的职业道德也有着约束。三国时期的董奉、治愈了病人后不收受馈赠,只令其在园中栽上一棵杏树,以回报对医生的感谢,他医术高明,日久杏树成林,传为佳话,“杏林”也成了中医界的代称。东汉张仲景痛斥时医“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悬务。”一生研究医学、勤于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吴鞠通青年时代为解除黎民百姓的温疫之疾苦,发愤读书,创立温病学派。古代医学成就大业者,都有着为病人解除痛苦的鸿鹄大志,摒弃社会不良风气,不受世俗的干扰,医学史上记载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我国唐代现存的第一部眼科专著《龙木论》中,记载了“金针拨障术”,术前为了松弛患者的紧张情绪,令“患者向明盘膝坐,提肝腰带在安心”。既嘱患者朝向明亮处,盘膝而坐便于手术,同时让患者抓住医生服饰上的带子,使其得到安慰和信任,更好地配合手术。我国现代很多著名外科专家,术前看患者时都习惯地握一下患者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首先缓解了病人恐惧手术的紧张情绪,同时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视医生为亲人,把他(她)们看做可以托付生命的白衣天使。可见我们行为中的一颦一戚举手投足,都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规范自己的品行,情操、语言、行为是何等重要!

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医学领域消极因素日渐膨胀,回避风险、贪图享乐、拜金主义等思想,或多或少地侵蚀我们的肌体,医生在经受着各方面的考验,怎样当一个合格、称职的医生,怎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无私地奉献给人民,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值得大家思索的问题。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一生奉献,不计得失,陈海新的可贵之处在于以一个残疾人的体能和精力完成了健康人所难以完成的事业,以默默无闻的三十余年的短暂人生,谱写了一曲与疾病做斗争,并以残疾的躯体服务于广大患者的华美乐章,直到捐躯于人民的卫生事业,值得赞叹,医学界不乏这种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人。他们不分寒暑,夜以继日,忍辱退让,不断进取严于律己,服务民众……善哉!大医精诚。 (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