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轮椅上的白衣天使——记陈海新同志主要事迹

发布时间:2007-05-14 浏览次数:

轮椅上的白衣天使——记陈海新同志主要事迹

陈海新同志是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生,1970年1月出生,1993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2007年2月2日因病去世,年仅37岁。陈海新同志自幼身患颈髓空洞症而致残,但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乐观面对,知难而进,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长期工作在社区医疗工作一线,始终视患者为亲人,视工作为生命,在重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仍满腔热忱地为病人解除病痛,赢得了医院、患者和社区居民的广泛称赞,被誉为“轮椅上的白衣天使”。她摒弃世俗观念,自愿捐献遗体,实现了她毕生为医疗卫生事业作贡献的心愿。2004年获得浦东新区“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和浦东新区“十佳医师”提名奖,2007年2月被追认为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2007年3月荣获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人好事”特别奖、“2003~2005年度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作为弱者,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知难而进

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颈髓空洞症使陈海新大半身瘫痪,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爱己及人和对生命价值的不断追求。她从小得病,在最后知道没有治愈希望时,她不抱怨,不消沉,而是以一个病人的体验和需求去关爱病人,以治好别人的病来抗争自己不治之症的命运。当她能撑能忍时,每天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这是她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实在支撑不了就请妈妈向院长请假,“再去看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了”,这是她对他人生命的负责;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做好捐献遗体的安排,这是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难以忍受的病痛一直纠缠着她。受疾病影响,陈海新13岁时脊椎开始向一侧弯曲,16岁时她住进新华医院做了矫正手术,但残疾的样子已无法掩饰:走路拖着左脚,左手蜷曲在前,身体明显左倾。18岁时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和后来工作期间,她步履蹒跚,经常摔跤,同学们和同事们多误认为她曾患有小儿麻痹症。28岁和30岁,她又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并被确诊为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颈髓空洞症——一种罕见的疑难病症。23岁至35岁,她行走不便,上下班由父亲接送。31岁这年,海新推断出自己的生命大概还有五年时间。35岁后她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起居由母亲帮助照料。同年,单位给她配备了残疾人车辆,上下班由母亲照料,中午母亲也来医院照料她。

面对病痛和死亡,陈海新有过恐惧,也曾想过放弃,当她痛苦得精神无法承受时,她对妈妈说:“妈妈,我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天啊,要疼死我了。”“妈妈,我怕,我怕忽然有一天,喝水被呛死,吃饭被噎死,喘气被憋死。”但作为弱者的她最终仍然选择了坚强,三次手术也使她深深认识到生活就是克服一个个困难才能成就完整的人生。一张处方单落在地上,她斜靠在椅子上弯着腰背吃力地去捡,旁边的病人跟她说:“我来,我来。”陈医生坚决地说:“不,我来,我是医生,你是我的病人。”她在日记中对自己说:“不管前面是险滩还是陡坡,相信自己能征服这一切”。就这样,陈海新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使她的生命变得如此灿烂。她曾以全班最高分考进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五年综合成绩在全班60多名同学中又名列前茅。

作为医生,她敬业爱岗,心系患者,医德高尚

从家到医院不到10分钟的路程,海新每天得提前2个多小时起床。但一走进医院,医生的职责、病人的期盼使她忘我地工作,她惦记着病人,病人更惦记着她。“有病找海新”,这是一种生命的托付,是一种无比的信任。

上班是一种艰难,更是她生命的价值所在。14年前到周家渡地段医院工作时,陈海新手脚还能自由活动,但疾病在短短几年间就侵蚀得她只剩右手能动,最后到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省下起身如厕的时间,她每天工作时间尽量不喝水,回到家才拼命喝水;病痛来时全身如同刀割一般,她咬牙硬挺。有一段时间她走路经常摔跤,一摔跤就是头破血流,有一次她头上摔伤缝了5针,第二天她戴了顶帽子继续上班。工作时她整个人就靠左手和木椅支撑,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但即便如此,她仍视病人如亲人,视工作如生命,她对妈妈说:“我活着,还能为病人服务,说明我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我要好好地活着。”她一直坚持工作到2006年的最后一天,因为她发现自己的眼睛不能聚光了,开方子的右手也拿不住笔,她让妈妈向医院请假:“再坚持上班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了!”

对症下药,一切为了病人,这是陈海新的行医准则。她的同事王医生回忆:她一上班就不知疲倦地工作,始终带着微笑回答病人的问题,为病人“望、闻、问、切”特别仔细,开出药方后总是认真核对,然后详尽地向病人交待服药的注意和禁忌事项,她怕年老病人记不住,还将事项写在纸片上交给老人。往往临近中午,有的病人担心医生要吃饭休息,她一遍又一遍地安慰他们:“不要急,我一定不会丢下一两个人不管,一定看好最后一个再去吃饭。”在海新工作的最后日子里,在她坐着难受、握笔无力、写一个字都十分艰难的时候,为了让后来接诊的医生能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有更清晰的了解,她忍着病痛,把对病人的治疗用药情况,详细地写在了患者的病历卡上。贵方未必好,好方未必贵,医院曾经做过统计,陈海新开出的方子平均药价只有五六十元,第一次药量最多只开一个星期,等病人复诊后再根据效果逐步加量。即便是回到家里,海新仍心系病人,邻居不经意的一句话,她会让妈妈专程到邻居家里去督促别人不能大意,必须去医院诊治。离开人世前她告诉妈妈她有一个心愿未了,因为她还惦记着一位南汇的患者怎么没来医院取药方。

坚持诊疗14年,服务大量患者。陈海新工作的周家渡社区有13万居民,老人多、病人多、低收入者多,医疗服务成为社区的热点问题。“有病找海新”,是许多病人来到周家渡地段医院的目的,患者对陈医生信任有加,一方面是冲着她治疗胆结石、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良好医术而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医德高尚,善待病人,心系患者。14年来她始终坚持微笑服务,用心看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第一次看中医的人在她这里就诊后加深了对中医的了解和信任,许多第一次来她这里看病的人把她当作“终生医生”。作为社区医院的医生,她的影响超越了社区,浦西、南汇一些病人远道而来,排队就诊,许多患者成了她的义务宣传员。

作为知识女性,她孝顺乐观,朴实无华,摒弃世俗

陈海新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她有着新生代青年的梦想和渴望,也有着知识女性的高雅和风趣。她孝顺父母兄弟,善待患者邻居,相融同学朋友,生性乐观随和。在她刚强内秀的性格之外处处是她的微笑情怀,她摒弃世俗观念毅然捐献遗体。

在困难面前乐观应对,在荣誉面前谦虚礼让。陈海新并不是没有悲伤,“想当年吃了那么多苦,如今这样子还不如从前,不禁叫人黯然神伤。事已如此,人已成形,恐怕再变成健康人是难上加难了。”她感叹,“做人真是受罪,我力已不足矣!不知人生下一步棋该怎么走……”但她的悲伤只在自己的日记中,一回到现实生活她仍坚持以微笑面对,乐观工作,全心投入。对荣誉她看得很淡很淡,2004年她又一次被大家推选为年度“医院先进医务工作者”候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陈海新找到医院领导坚持予以推辞,真诚地说:“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爱护与支持,我已多次获得荣誉,院里很多同志工作都做得很好,特别是长期工作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同志,由于受名额的限制,一直没能被评上,应该首先考虑他们。我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而在社区里,她表现积极,主动关心邻居病情,主动要求参加义务献血。

从音乐中找到精神力量,在学习中忘记病痛。海新平日生活朴素,为人朴实无华,去世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陈海新曾自喻“我就是平地木”,平地木是她生理特征的写照,也是她平凡心态的反映。海新最喜欢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她喜欢雄伟的建筑,每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或者病痛来时,海新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家里聆听贝多芬的音乐,第二天又是笑容满面地去工作。她坚持自学,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日子里,勤奋程度达到忘我的境地,她参加了中医理论函授教育,自费订阅了大量的医药杂志,还撰文参与学术研讨,2000年又坚持自学英语,有人劝说:“你一个中医医生又何必坚持不懈地去搞什么英语呢?”她微微一笑:“大学时学的外语基本上还给老师了,现在必须尽快补起来,学习西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用得上。”去世后,她留下了大量的中医药书籍,留下了她喜欢的音乐,留下了每天陪伴她的那株仙人球,留下了她亲手编织的那一只只手袋。

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她摒弃世俗自愿捐献遗体。在海新艰难的生活经历中,父母和社会给予她无比的关心和爱护,她以自己的孝顺体贴父母,以自己的友爱对待同学,以自己的微笑面对患者,以自己的医术回报社会,以自己羸弱的身躯播撒着温情,传递着爱心。她惦念着新疆的两个朋友:一位是母亲老单位同事的女儿,她因病成了植物人,海新请妈妈给她送过2000元钱;还有一位曾经在周家渡地段医院当过护工,海新也曾资助过他500元路费。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妈妈哭着请医生给她用“狠药”,海新却制止了:“我得的这个病很罕见,很痛苦,应该把病灶完整地保留下来,不要用药糟蹋了,以供医学研究之用。我要放弃治疗。”1月31日,海新知道自己来日不多,录音留下遗言:“我只想把我过后的遗体捐献给长征医院,希望你们支持我。”“请一定把我的遗体捐出去。”2月2日上午10时,距离海新去世不到8小时,她的遗体如愿送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完成了她对医疗事业最后的贡献。

2005年,陈海新在医院的格言本上写道:“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当人们看到她的这句格言,有些人是意外的,因为这句格言的高调与她平时的低调是那么吻合,而当她离开人世,关于她疾病的秘密不再是秘密时,人们才明白她的格言的真实内涵。“我的病无药可医,生命注定短暂,所以多做一点工作,我的生命价值也就更大一点。”陈海新在生前,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也成为她人生的最好注脚。(中共上海市卫生局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