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
你的位置: 网站首页> 党建行风> 廉政建设> 正文

廉政宣传文章(七)

发布时间:2020-07-06 浏览次数:

夕惕若厉 方可无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余足云

《易经》中有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为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对为官者而言,更要常存忧患之心,时刻警醒自励,谨小慎微。

戒惧、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血脉基因中的精神特质,也是个人修德养性应有的智慧。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诫省思,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邃思考,都是有关忧患意识的不同角度解读。

青史垂名的有识之士,很多都深谙居安思危、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道理。晚清名臣张之洞历任巡抚、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声名显赫,位高权重,却常怀忧惧之心,“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他临终前告诫子孙:“(我)为官40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他死后,“家无一钱,惟图书数万卷”。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认为,修心至要在于事上磨练。同理,欲修戒惧之心,也须经“事上磨练”之过程。要将心中之忧、心中所惧落实到为官从政的每个细微小节,每时每处,始终固守清正廉洁的底线与操守,不变质、不动摇。古有苏琼悬瓜示廉,司马光写“客位榜”拒宾客徇私求利,于成龙颁布《严禁馈赠檄》禁止官员收送礼品。今有廖俊波开门办公,杨汉军“谢”客上门。他们都是将“心之忧惧”付之于行、行之于事的典范,值得人们借鉴与学习。

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的态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纪法底线不可触碰”的意识越来越强,“夕惕若厉”已成大多数人的思想常态。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无所忧、行无所惧,胆大妄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待身陷囹圄之时,悔之晚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要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锤炼党性,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